1、廣東省 6323.35億千瓦時 廣東省地處中國大陸最南部。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連廣西,南鄰南海,珠江口東西兩側分別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島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全境位于北緯20°09′~25°31′,和東經109°45′~117°20′之間。根據2015年度土地變更調查,全省陸地面積17.97萬平方千米,其中島嶼面積1916平方千米。全省沿海有大小島嶼1431個,數量僅次于浙江、福建兩省,居全國第三位……。 |
2、江蘇省 6128億千瓦時 江蘇,簡稱蘇,位于中國大陸東部沿海,介于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公元1667年因江南布政使司東西分置而建省。省名為“江南江淮揚徐海通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與“江南蘇松常鎮太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合稱之簡稱。江蘇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繁榮,教育發達,文化昌盛。地跨長江、淮河南北,擁有吳、金陵、淮揚、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征。江蘇地處中國東部,地理上跨越南北……。 |
3、山東省 6083.88億千瓦時 山東省位于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北緯34°22.9′~38°24.01′、東經114°47.5′~122°42.3′之間。境域包括半島和內陸兩部分,山東半島突出于渤海、黃海之中,同遼東半島遙相對峙;內陸部分自北而南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4省接壤。全境南北最長約420多公里,東西最寬約700多公里,總面積15.79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64%。山東地形中部突起,為魯中南山地丘陵區;東部……。 |
4、浙江省 4532.8億千瓦時 浙江省位于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省以江名,簡稱為“浙”。2015年底浙江全省共有2個副省級市,9個地級市,市轄區36個,20個縣級市,縣34個(其中一個為自治縣),鄉268個,鎮653個,街道447個。201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為5539萬人。世居浙江的少數民族主要是畬族。地靈人杰,素有“魚米之鄉、絲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勝地”之稱。浙北平原是全國著名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重要的黃麻、桑蠶產區……。 |
5、河南省 3417.68億千瓦時 河南位于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位于黃河以南,故稱河南。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野象眾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為人牽象之地,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簡稱“豫”的由來。《尚書•禹貢》將天下分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現今河南大部分地區屬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稱。河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是我們的先民們-和創業的地方,歷……。 |
6、河北省 3366.28億千瓦時 河北,簡稱冀,省會石家莊,河北在戰國時期大部分屬于趙國和燕國,所以河北又被稱為燕趙之地。河北位于東經113°27至119°50,北緯36°05至42°40之間,地處華北,漳河以北,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地,北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其余為河北平原,面積為18.88萬平方千米。東南部、南部銜山東、河南兩省,西倚太行山與山西省為鄰,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東北部與遼寧接壤。轄石家莊、唐……。 |
7、內蒙古 3353億千瓦時 內蒙古自治區位于中國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形,東西直線距離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橫跨東北、華北、西北三大區。土地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12.3%,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名列第三位。東南西與8省區毗鄰,北與蒙古國、俄羅斯接壤,國境線長4200公里。內蒙古自治區北鄰蒙古和俄羅斯,與我國八省相鄰,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陜西、寧夏和甘肅。其地圖……。 |
8、四川省 2459億千瓦時 四川地處中國西部,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區的重要結合部,是承接華南華中、連接西南西北、溝通中亞南亞東南亞的重要交匯點和交通走廊。轄區面積48.6萬平方公里,居中國第5位,轄21個市(州),183個縣(市、區),是我們國家的資源大省、人口大省、經濟大省。四川的氣候復雜多變。西部是川西高原,東部是川東盆地。全省高原占地三分之二,面積約為三十六萬平方公里,盆地僅占二十多萬平方公里。川西包括阿壩、甘孜、涼山……。 |
9、福建省 2313.8億千瓦時 建,簡稱“閩”,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東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省相望。陸地平面形狀似一斜長方形,東西最大間距約480千米,南北最大間距約530千米。全省大部分屬中亞熱帶,閩東南部分地區屬南亞熱帶。土地總面積12.4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13.6萬平方千米。陸地海岸線長達3752千米,位居全國第二位;海岸線曲折率1∶7.01,居全國第一位。森林覆蓋率居全國首位。福建地處祖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于北緯23度3……。 |
10、遼寧省 2302.38億千瓦時 遼寧省位于中國東北地區南部。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18°53′-125°46′,北緯38°43′-43°26′之間,處于溫帶-暖溫帶區域并與吉林、內蒙古、河北等省區接壤,東南隔鴨綠江與朝鮮為鄰。有漢、滿、蒙古、回、朝鮮、錫伯等民族,是東北地區唯一的既沿海又沿邊的省份,也是東北及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門戶。遼寧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是東北地區通往關內的交通要道和連接歐亞大陸橋的重要門戶,是全國交通……。 |
11、山西省 2160.53億千瓦時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古稱河東,省會太原市。山西東依太行山,西、南依呂梁山、黃河,北依長城,與河北、河南、陜西、內蒙古等省區為界,柳宗元稱之為“表里山河”。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總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東有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山區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山西行政區輪……。 |
12、新疆 2138.33億千瓦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舉世聞名的歌舞之鄉、瓜果之鄉、黃金玉石之邦。位于亞歐大陸中部、祖國的西北,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占中國領土面積的六分之一。新疆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山川壯麗,瀚海無垠,古跡遍地,民族眾多,民俗奇異。旅游資源極為豐富、全國旅游資源共有68種,而新疆就有56種,占全國旅游資源類型的83%。全疆共有景點一千一百余處居全國首位,在這廣闊大地上,冰川雪嶺與戈壁瀚海共生,高原山水景觀蘊含在天山……。 |
13、安徽省 2135.07億千瓦時 安徽位于華東腹地,是我國東部襟江近海的內陸省份,跨長江、淮河中下游,東連江蘇、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鄰江西,北靠山東。安徽清初屬江南省,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為江蘇、安徽兩省而正式建省,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得名。境內有皖山、皖水,即現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時(公元前722-前481年)曾被封為伯國,稱為皖國,故安徽簡稱皖。安徽歷史悠久。和縣陶店鎮汪家山龍潭洞里發掘出三、四十萬年……。 |
14、湖北省 2071.43億千瓦時 湖北省位于長江中游、因地處洞庭湖以北,故稱湖北。地理位置為東經108°21’-116°07’,北緯29°05’-33°20’。面積18.6萬平方公里。中南部為江漢平原,其余為鄂西山地、鄂北網地與鄂東低山丘陵。北靠河南,南接江西、湖南,東鄰安徽,西依四川,西北與陜西接壤。東西寬740.6公里,南北長470.2公里。湖北省千湖遍布,獨如鑲嵌在綠茵大地的寶石,在陽光下閃閃生輝。湖北的地形,東、西、北部為……。 |
15、湖南省 1745.24億千瓦時 湖南省位于我國中部、長江中游,因大部分區域處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內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全境而簡稱“湘”,省會駐長沙市。湖南自古盛植木芙蓉,五代時就有“秋風萬里芙蓉國”之說,因此又有“芙蓉國”之稱。湖南地處東經108°47′~114°15′、北緯24°38′~30°08′,東西直線距離最寬667公里,南北直線距離最長774公里,總面積21.18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國土面積的2.2%,居全國各省……。 |
16、廣西 1702.75億千瓦時 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地處祖國南疆,位于東經104°28′—112°04′,北緯20°54′—26°24′之間,北回歸線橫貫全區中部。土地總面積23.76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約2.5%,居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第九位;大陸海岸線總長1595公里,沿海港口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濱海旅游資源豐富。有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個世居民族。廣西是中國唯一臨海的少數民族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