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6日,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的示范引領作用,根據《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計劃(2018-2022年)》(浙委發〔2018〕16號)、《浙江省深化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計劃(2016-2020年)》(浙委辦發〔2016〕21號)有關部署,經各級培育、申報、審核,認定杭州市蕭山區戴村鎮等100個鄉鎮(街道)為2018年度浙江省美麗鄉村示范鄉鎮,杭州市西湖區轉塘街道何家村等300個村為2018年度浙江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隆興和村等200個村為2018年度浙江省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桐廬縣江南鎮深澳村等20個歷史文化(傳統)村落為2018年度浙江省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示范村,現予公布。 |
一座有著220多年的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古戲臺”點綴在村中心,給古老的大烏石村增添了許多的文化氣息同時也給江南獨特的水鄉村落提高了知名度。近年來,緊跟新農村建設大潮,抓住機遇,全面開展村莊整治建設,先后獲得了樂清市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十佳環境優美村”、舊村改建與環境整治四星級村,溫州市村莊整治合格村、全面小康農村新社區(示范村)以及省級村莊整治合格村等榮譽稱號。2019年5月20日命名沿用至今! |
2019年5月,由原西滕村、路上村、山坑村行政區域合并設立本村(新東西滕村)。原西塍村以駐地得名。1949年5月后稱西塍村,屬雁西鄉;1956年屬芙蓉鄉;1958年公社化時,成立西塍大隊,屬雁芙管理區;1961年屬雁芙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設,改稱西塍行政村,屬雁芙鄉;2011年行政區劃調整,屬芙蓉鎮。原路上村以駐地得名。轄路上1個自然村。1949年5月后稱牛路上村,屬雁西鄉;1956年屬芙蓉……。 |
良園村現良園村由良園、南藤、崗根、新村四個自然村組成,坐落于芙蓉鎮西南,F有村民1205人,350戶。耕地面積419畝,山場面積3197畝。為繼承優良的革命傳統,多年來,良園村在雙委的帶領下,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現在村居建設日新月異,村中公路縱橫,現代化民居,古樸亮麗,整齊美觀。村口有大臺門,村內有辦公樓、老年活動室、涼亭等公共建筑,大部分村民過上小康生活。自2007年至今,屢獲“樂清……。 |
幾年前,秦垟南村還是一個垃圾遍地、雜亂不堪的落后村,村莊環境“臟亂差”問題一度困擾該村。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群眾要求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呼聲日益高漲。村兩委對此十分重視,搶抓有利時機,于2005年9月拉開舊村改建與環境整治帷幕。通過村莊整治建設,建有小型菜場、停車場、體育健身場所、老年協會活動場所、鄉中心小學、衛生醫療室、超市連鎖店等等;還新建村兩委辦公樓,辦公設施齊全,室內布置規范有序……。 |
清·道光丙戌(1826年)《樂清縣志》載,澤基屬瑞應鄉十三都!稌ぎ吤酚性疲簼蓾櫳瘛o窮之基。乃當地山民的愿望,故名村為澤基。1949年解放后稱澤基村,屬嶺底鄉;1958年公社化時成立澤基大隊,屬嶺底管理區;1961年屬嶺底公社;1983年改稱澤基行政村,屬嶺底鄉。2011年鄉鎮區劃行政調整并到芙蓉,屬芙蓉管理區。轄7個自然村。耕地650畝,以農、林為主。現大部分人外出經商。澤基村,擁有……。 |
塘下鎮陳岙村位于瑞安市塘下鎮東北隅,東鄰龍灣,是個依山傍水、環境優美的生態村莊。全村有271戶,1197人,外來人口2000余人。至2012年底,全村工業總產值3.58億元,村集體固定收入達400多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3200元。從1999年開始,全村經濟借助發展電鍍、水暖等行業崛起,逐步調整了產業結構。2002年,村集體又對豐富的水資源進行治理和開發利用,進一步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實力。同時該村以“……。 |
新殿后村位于陶山鎮西部,其東鄰固前村,南接鹿木鄉,西面潮基鄉巖頭村,北靠白巖山。全村總面積1.4平方公里,耕地58.7畝,總人口398人,勞動力數量225人,從事非農產業勞動力18人,2004年度農村干部經濟總收入233萬元,其中二三產業收入達197萬元,人均收入5840元! |
村地處梅源外一塊大烏巖之下,原名梅源烏巖下,后山洪爆發,沖出一條大溪,溪前形成一片平坦地,故名溪坦村,村委會駐地溪坦。1946年稱潮基鄉溪坦村。1949年為東源鄉第一村。1956年合作化時建立林溪鄉溪南、溪東、溪岙三個農業社合并為一個新華農業社。1961年改為林溪人民公社溪坦大隊。1984年改置溪坦村民委員會,屬林溪鄉。2011年撤銷林溪鄉,隨鄉并入湖嶺鎮。2015年屬林川鎮至今。溪坦村是瑞安西部……。 |
東源村位于平陽坑鎮南面,全村總人口1600,村里有著名的中國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館.一條長1.2公里的平坦水泥路直通平陽坑鎮鎮府所在地,村口新建公園的圓型大花壇里栽著高大的雪松,旁邊是面積約200平方米的健身場……中國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平陽坑鎮東源村經過整治,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去年底榮獲“溫州市級村莊整治優勝獎”。去年,平陽坑鎮大力推進“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建設,共投入資金314萬元,其中村民……。 |
地處曹村港東岸山麓岙頭。1949年屬甲峰鄉,稱東岙村。1961年稱曹村公社東岙大隊。1984年置東岙村民委員會,屬曹村鄉。1987年曹村鄉改為曹村鎮。2011年并入馬嶼鎮。2016年調整馬嶼鎮管轄范圍,增設曹村鎮。東岙村位于曹村鎮東面,江曹公路穿村而過,東靠連綿不斷的群山,西鄰天井垟,是曹村鎮主要的產糧區之一,全村總面積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00畝,總戶590戶,2602人,主要以種植水稻、菜子、蔬……。 |
村落處于楠溪江上游,竹排運輸終點,故名。1949年5月稱巖坦鄉源頭行政村;1958年稱巖坦管理區源頭生產大隊;1961年稱巖坦公社源頭生產大隊;1984年4月稱巖坦鄉源頭村民委員會;1986年3月稱巖坦鎮源頭村民委員會;2019年5月村規模調整撤銷源頭村、巖門村,設立源頭村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源頭村……。 |
村前有條長而深的山弄,“弄”與“龍”方言同音,故名。1949年5月稱霄嶺鄉深龍行政村;1956年稱深龍農業社;1958年稱巖坦公社深龍生產大隊;1961年稱黃南公社深龍生產大隊;1984年稱黃南鄉深龍村民委員會;2011年4月稱巖坦鎮深龍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深龍村……。 |
嶼北村位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楠溪江的上游,隸屬永嘉縣巖坦鎮,素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美譽。全村占地面積2.8平方公里,距縣城60多公里,三面環山,一面臨溪,自然環境十分清幽。嶼北原名菰田,因村南有一座菰嶼小山,宋朝時汪氏祖先從后棠灣移居菰嶼小山之北,故更名“嶼北”?谷諔馉帯⒔夥艖馉帟r期,嶼北曾是0甌北中心縣委駐地。嶼北村歷史悠久,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自古即有“溪山小鄒魯”之美譽。汪氏一族先后出狀……。 |
坑口村,位于界坑鄉西北部,南臨外尖村,北接興發村,距永嘉縣城上塘約兩個多小時車程。全村90多戶,約400余人。村兩委成員7人,包括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村計生員和村報賬員等。村正式黨員13人,預備黨員1人?涌诖暹是山路,交通相當閉塞,經濟較為落后,人均年收入僅千余元。村里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謀生,留守村中的是一些老人和小孩。由于交通不便,鋼筋水泥無法運至村中,所以村里都是木結……。 |
芙蓉村位于巖頭鎮以南永仙公路西側。相傳村西南有座高山,三峰突起,色白透紅,狀若含苞待放之芙蓉,故取名為芙蓉峰,村中一大水池,每天傍晚芙蓉峰便倒映水中,村以此而得名。 據明弘治十年(1497)《陳氏宗譜》開載:“唐末,為避亂世,有陳氏夫婦,從永嘉縣城北徙,沿楠溪江就深山坳里,至芙蓉峰旁,只見此地前橫腰帶水,后枕紗帽巖,三龍搶珠,四水歸塘,于是筑屋定居!敝聊纤文┠辏舷,陳虞之率族眾拒敵勤王,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