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18年度江蘇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23]
2018年度江蘇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23]
為進一步推動全省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根據《全省大力發展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全面推進“一村一品一店”建設行動計劃(2017-2020年)》(蘇政辦發〔2017〕112號)及《全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創建方案》(蘇農信〔2017〕15號)部署,在自愿申報的基礎上,經市縣農業部門逐級審核、篩選、推薦,省農業農村廳組織有關專家評審,將2018年度全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名單予以公示。 |
龍港村位臨泰興經濟開發區中部,現有28個村民小組,1012戶,3527人,全村現耕地面積2740畝,村黨總支下設三個分支部,共有黨員82名。我村黨總支團結帶領全村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2012年度,實現國內生產總值近1.6億元,比上年增加0.2億元,村集體收入近24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2476元。我村先后獲得泰州市科普文明村,泰興市文明村,泰興市小康村,泰興市無訪村等榮譽稱號。……。 |
溱東村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溱潼的東首,素有“古鎮東大門”之稱,東與東臺市溱東鎮接壤,南與國家AAAA級溱湖風景區毗鄰,北與興泰鎮交接,2001年由原溱東、溱南兩村合并組建而成。溱東村歷史悠久,土地肥沃,這里人居集中,水網密布,交通十分便捷,寧鹽一級公路、姜溱公路、姜溱河、泰東河穿境而過,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全村總面積3298畝,其中耕地2100畝,人均耕地1.02畝,建設用地面積580畝。下轄12……。 |
洲南村是一個古老的自然村莊,地處溱潼古鎮西南郊,溱湖風景區西岸,沈馬公路和水上會船通道從村貫穿而過,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全村轄12個村民小組,村民1982人,耕地面積2225畝,支部黨員60人,村民代表36人,2012年度集體經濟總收入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100元。全村實現了道路硬質化、路燈亮化、主干道兩邊花草全覆蓋。村內并設有圖書室、農民健身廣場停車場等基礎設施,為村民營……。 |
馮莊村位處沈高鎮西南片,由原馮莊、竹院、馮西三村合并而成,大約有村民2600人,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大村落,村民大多聚居而住,小樓庭院隨處可見,鄰里之間相互照應溫馨而和諧。毗鄰溱湖大道的優越地理優勢,促進了我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其中觀光旅游飛發展的尤其迅速,帶動了我村觀光農業、農家樂、水產養殖的發展,形成了具有本村特色的經濟發展模式!……。 |
河橫村位于沈高鎮集鎮北側,緊臨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溱湖風景區。全村總面積8250畝,其中耕地面積4030畝,水面面積2100畝。總人口3156人。河橫村是蜚聲海內外的生態名村,1990年獲得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的“生態環境全球500佳”殊榮后,該村以生態環境為立村之本,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2005年該村作為旅游景區正式對外開放,每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以上,得到了各界人士和各級媒體的廣泛贊……。 |
嚴唐村是由過去的嚴家、亞東、麥港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總人口3045人,19個村民小組,2013年村級經濟純收入30萬元。在泰州市級機關下派干部唐國強的帶領下,圍繞創建“三星級康居鄉村”的目標,堅持因地制宜抓整治,突出完善基礎設施,全村面貌得到了明顯改觀,為經濟薄弱村整治提供了樣板。一、基礎設施完善配套1、投入160萬元拓寬唯一貫穿3個自然村, 2.5公里長的嚴唐路,路寬由原3.5米拓寬至7米,并集……。 |
位于張甸之南前方,故名。建國初期為張前村,后改為張前大隊、小丁大隊、蘆野大隊;1984年改為張前村、小丁村、蘆野村;2001年三村合并為張前村。張前村:位于張甸鎮東南1公里處。……。 |
淮西村:位于耿圩鎮以東3公里處。淮西村通過電商帶動,多產業融合發展。耿圩多肉(植物)產業園2019年銷售額達1.5億元,入駐多肉家庭農場33家,電商企業120余家。蘇臺(沭陽)花木產業示范園以線上電商(直播)與線下批發為主,已孵化電商團隊20多個,孵化及合作的電商團隊運作網絡店鋪達200余個,年銷售額超億元。這兩個園區形成了推動淮西村電商發展的雙翼,也是耿圩鎮大學生及返鄉創業青年的網創集聚區。淮西……。 |
因位于湖蕩區且先有梁氏先祖到此居住,故名。1958年設立梁蕩大隊。1983年更名為梁蕩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梁蕩村:位于耿圩鎮東南1公里處。……。 |
因境內自然村汪圩較大且較有名氣而得名。1958年更名為汪圩大隊。1983年更名為汪圩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周大村村民委員會與汪圩村村民委員會合并,設立新的汪圩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汪圩村:位于耿圩鎮以北1公里處。……。 |
因村內孫姓多而得名。1961年設立孫莊大隊。1983年更名為孫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孫莊村:位于耿圩鎮東北3公里處。……。 |
因駐地位于沭陽閘西側而得名。1958年設立閘西大隊。1983年更名為閘西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閘西村:位于耿圩鎮以東2公里處。……。 |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廟頭鎮趕埠村,全村共有農戶510戶,人口1640人,耕地面積500畝,山林面積3200畝。2009年度集體經濟年收入11.88萬元,村民年人均收入11000元。全村現有黨員66名,6個村民小組,村三委班子成員6人。村三套班子人員帯領村民努力探索發展經濟新路,走“工業強村,商貿富村,三產興村”之路。全村工業經濟主要靠裝飾布加工、銷售,近百人常年外出經商,近年來三產服務業有所發展。全……。 |
過去廟頭廟宇眾多,天齊廟規模最大,是眾多廟宇之首,故名。1958年設立廟頭大隊。1983年更名為廟頭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更名為廟頭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廟頭社區:位于廟頭鎮政府所在地。……。 |
因方氏家族人口眾多,在村中筑有土圩而得名。1958年設立方圩大隊。1983年更名為方圩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方圩村:位于顏集鎮東北1公里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