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浙江省“紅色根脈”強基(基層黨建)示范村(社區)[22]
浙江省“紅色根脈”強基(基層黨建)示范村(社區)[22]
近年來,全省各級黨組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焦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深入實施“紅色根脈強基工程”,有力推動“百縣爭創、千鄉晉位、萬村過硬”。為進一步樹立大抓基層、重抓黨建鮮明導向,激勵各級實干爭先、擔當建功,省委決定,杭州市上城區丁蘭街道皋城村等1000個村(社區)為“紅色根脈”強基示范村(社區)。 |
村前溪灘,長有稠密的防洪林,故名。1949年5月稱泰石鄉稠樹行政村;1956年6月稱沙頭鄉稠樹農業社;1958年稱上塘公社沙頭管理區稠樹生產大隊;1961年稱沙頭公社稠樹生產大隊;1984年稱沙頭鄉稠樹村民委員會;1988年稱沙頭鎮稠樹村民委員會;2019年5月村規模調整撤銷稠樹村、廟活村,設立稠樹村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稠樹村……。 |
楓林鎮鑊爐村地處楠溪江畔,全村350多戶,1300多人口,耕地400多畝,人均收入5000多元。近年來,鑊爐村發揮優勢,打造美麗田園、美麗庭院,建設生態停車場、入口公園,改造村莊外立面,進行通信遷改工程、污水管網改造工程等項目。開展全域環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動,村域面貌一新,昔日臟亂差如今煥新成“新靜凈”,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打卡,并吸引更多鄉賢、民營企業、青年人投身未來鄉村建設,數據顯示:如今該……。 |
村落處于楠溪江上游,竹排運輸終點,故名。1949年5月稱巖坦鄉源頭行政村;1958年稱巖坦管理區源頭生產大隊;1961年稱巖坦公社源頭生產大隊;1984年4月稱巖坦鄉源頭村民委員會;1986年3月稱巖坦鎮源頭村民委員會;2019年5月村規模調整撤銷源頭村、巖門村,設立源頭村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源頭村……。 |
大元下村位于大若巖鎮核心景區,生態旅游,紅色旅游是該村的特色魅力所在。2005年通過市級村莊整治合格村稱號。2006年獲“縣級生態村”、“市級生態村”稱號。近年來,大元下村致力于生態保護,發展旅游業,走上了強村富民的路子。通過“十百”工程和生態村建設,村居面貌煥然一新,2006年,投資50萬元建成集納全村生活污水統一凈化的處理工程。大力推進民主法治建設,班子凝聚力,戰斗力得到進一步增強,被評為省五……。 |
水云村,一個富有詩情畫意的名字,它地處溫州永嘉楠溪江大若巖景區核心地段,緊靠陶公洞,十二峰,石門臺、崖下庫等景點,區位優勢明顯,九黃線穿村而過,交通十分便利。飄帶似的水云溪從村前流過,匯入楠溪江支流----小楠溪。村口是華蓋般的三顆古樹,村內還擁有光緒年間的縣重點保護文物赤水祠等三祠兩廟古建筑。……。 |
后九降村位于永嘉縣山坑鄉的東北部,四面環山,海拔約600米,離縣城66公里。現居住戶數65戶,241人,在村勞動力70余人;有黨員16名,其中女黨員3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9名,占56%。2007年人均收入3842元。村內耕地以梯田為主,北高南低,水田51畝、旱地120畝,主要農作物為水稻、青椒、紅薯等,水果有紅柿、梨、楊梅等,養殖業有山羊、三黃雞、稻田溝坑養魚等。山林廣闊,面積達2982畝,氣候溫……。 |
龍頭村地處永嘉縣西南部,西楠溪中游,全村共16個村民小組,438戶,總人口1486人,耕地814畝、林地3519畝,距縣城中心距離約21公里,距橋下高速出口8公里。我村交通便利、資源豐富。枇杷是我村的特色產品,枇杷植面積達150畝。2007年被評為市級整治村。2008被評為市級生態村、二星級新農村。……。 |
取意東占岙幾個自然村聯合組村。1949年10月稱黃田鄉東占岙行政村;1961年10月稱黃田公社東占岙生產大隊;1984年稱黃田鄉東占岙村民委員會;1992年5月稱黃田鎮東占岙村委員會,2000年更名稱黃田鎮東聯村民委員會;2001年7月稱甌北鎮東聯村民委員會;2011年4月稱黃田街道東聯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東聯村……。 |
古時村中陳姓男兒沉默忍耐,但不畏暴力,故將村命名男沉,“男沉”與“南沉”諧音,故名。1949年稱嶺頭鄉南陳行政村;1951年稱中源鄉南陳行政村;1958年稱中源管理區南陳生產大隊;1961年稱嶺頭公社南陳生產大隊;1984年4月稱嶺頭鄉南陳村民委員會;2011年4月稱鶴盛鎮南陳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2016年復屬云嶺鄉。南陳村位于嶺頭鄉人民政府駐地東面3公里處,有2個自然村,296戶1064人……。 |
坦岐村是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珊溪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330328105204。 |
村于四周群山環抱,多霧,村前田垟常籠罩在霧氣之中,古名霧垟(陽通垟),后演變為方言諧音的武陽。建國時屬南田鄉,后改屬西垟鄉、武陽鄉,1956年轉歸岳梅鄉。原名武陽村,合作化時建武陽生產隊,公社化時為武陽大隊,1984年改為行政村,屬岳梅鄉。1992年5月撤區并鄉行政區劃調整并入南田鎮。武陽村處在海拔630米的高山平臺上,位于南田鎮西北面,北接青田,南接梅樹村。主要以丘陵為主,四季氣候宜人,冬暖夏涼……。 |
共宅村地處黃坦鎮鎮區邊沿,全村由共宅、鳳陽、岙底三個自然村組成,全村306戶,872人口,全村有耕地480畝,林地385畝,水田447畝,2009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5806元。村內現主要以生豬養殖為主產業,2009年村內開辦黃坦糖生產廠一個,專門生產傳統手工麥芽糖,是黃坦鎮的特色產品之一。村內還有鮮切花基地100余畝。……。 |
讓川村簡介讓川,距離西坑畬族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離縣城16公里,屬縣城15分鐘交通圈。下轄7個自然村,總人口978人,其中畬族人口占四分之一。村莊依山而建,錯落分明,背靠千年古樟,毗鄰紅楓林。讓川村人文歷史悠久,有開始建于乾隆年間的葉氏祠堂,有淳樸鄉土人情的四合院、節孝牌坊等歷史古跡,是我縣山水奇觀尋幽帶上的一個重要節點村。隨著新56省道的開通,村地理位置優勢凸顯。2013年,讓川村申請美麗鄉村建……。 |
文成縣峃口鎮新聯村位于鎮轄區東部,東與九山村十八間相連,南與城東村相接。下轄新聯、黃坑、前稅、山背、大垟培,共5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山林面積3820畝,耕地面積114畝,其中水田面積56畝。全村378戶,人口922人,其中勞動力630人,常住人口人,外出人口650人。由于新聯村位于趙山渡水庫一級保護區內,工農業發展受到許多的限制,因而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工農產業。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713.58萬元……。 |
稠泛村位于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境內南部,飛云江上游,距縣城10.7公里。文泰公路穿村,飛云江縱貫村前。全村總人口1945人,戶數748戶,其中勞動力1085人,外出勞動力717人,黨員60人,水田面積387畝,山林面積3590畝。 稠泛村是巨嶼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近幾年來全村經濟基礎設施得到加強,水利、農業、村鎮建設得到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該鎮政府駐稠泛村云江大道,工業園區一期建在長232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