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城鎮建設是高質量推進浙江國土綠化美化和生態建設的重要舉措。近日,杭州市余杭區五常街道等49個城鎮被認定為“浙江省森林城鎮”。 |
嶺北因地處東陽市西峴山大嶺之北而稱“峴北”,后稱“嶺北”。東、南接東陽市,西毗義烏市,北鄰陳宅鎮。鎮域面積66平方公里,轄30個村民委員會,43個自然村,有4650戶,13752人,外來務工500人。全年工農業總產值63113萬元。國內生產總值13268萬元,其中第一產業1330萬元,第二產業9453萬元,第三產業2485萬元,財政收入583萬元,人均收入4834元。金融機構存款余額210408萬……。 |
石室鄉位于柯城區東南部,下轄十八個行政村,面積39.7平方公里,人口13570人。石室地處美麗的烏溪江伴,烏引東干渠自南向北流經全境,著名的省級風景區爛柯山坐落其中。號稱“圍棋仙地”。交通便捷,距市區11公里,區位優越。北與東港園區相接,西臨烏溪江,與巨化集團僅一江之隔。境內有原浙西分校、鬧橋電站、烏引管理局等多家省市屬單位。周圍有九龍湖、龍門峽谷等風景旅游區。是衢州市重點旅游區。 石室具有很好……。 |
柯城區華墅鄉位于衢州市區西南面,距衢城18公里,與常山縣、江山市、衢江區交界。總面積45平方公里,人口1.6萬。正在興建的黃衢南高速公路貫穿全鄉。投資7.5億的50萬伏九龍變電所座落在境內。 2003年華墅鄉黨委、政府以“-”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提出“三個年”建設工作目標,以-精神主題教育為主線,抓好六項工作:園區建設、土地整理、小學布局調整、農業綜合開發、旅游開發、基礎設施建設……。 |
衢州市柯城區轄鄉。1957年設萬田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恢復鄉。位于市境西北,距市區8公里。面積25.7平方公里,人口1.6萬。轄爐頭、王家、上蔣、下蔣、蔡窯、田鋪、碓塘底、萬田、饅頭山、山坑、楊家溪邊,馮家、余家山頭、坦上、蒲塘、塢石、山后徐、順家路邊、池家、橋頭汪、順碓邊、慈姑壟、張莊、白渡、和方、姚家、河邊埂等27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磚瓦、糧油加工、果品加工、釀酒等。農業以種植糧食……。 |
大洲鎮地處衢州東南部,距衢州城20公里,東鄰全旺鎮,西交長柱鄉、舉村鄉和柯城區石室鄉,北連橫路鄉,南與龍游、遂昌縣交界,全鎮總面積145平方公里,山林面積16萬畝,耕地面積8977畝,有19個行政村,154個自然村,160個村民小組,總戶數5871戶,17101人,其中畬、苗、回、滿、土家等少數民族109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20人,是一個集工農商林糧桔于一體的衢南重鎮,1998年被命名為中心……。 |
上方因地處芝溪上游,且方氏祖居地稱小上方,為不忘故土,遂名。1920年設上方鎮。1927年分設上方里。1930年設上方鎮。1948年改設上方鄉。1950年設上方鎮。1956年設上方鄉。1961年稱為上方公社。1984年恢復上方鄉建制。1985年鄉升為上方鎮。位于衢州北部,與淳安、建德鎮兩縣市相毗連,處于千里崗山脈之中端,305省道橫貫鎮中,是衢杭公路之咽喉。境內有豐富的竹木資源和石灰石、方解石、白……。 |
衢縣轄鎮。1950年設后溪、前河兩鄉,1956年合并為前河鄉,后改后溪公社,1984復設鄉,1985年改鎮,1992年大川鄉并入。位于縣境西南部,江山港南岸。面積65平方公里,人口2.5萬。617省道經此。轄后溪、下葉、新塘底、壩下、上棠、下棠、前河、百靈街、泉井邊、昌蒲壟、壩底、山塘、窯里、花塘塢14個村委村。鄉鎮企業以商貿、建材、麻紡和飲食業為主,農業以水稻、小麥、油菜、棉花、柑橘種植業和飼養……。 |
得名有四說。據民國《衢縣志》載:兩岸桃李掩映,彷彿罨畫五云溪,故名。一說村西南小溪(邵源溪)彎曲如彩云,仿如白云流動,因以為名。一說銅山溪南梁之前稱刑溪,后以諧音雅稱云溪。一說盈川舊亦稱刑溪、盈溪,后以方言音近衍為云溪。1930年設東園、妙峰2鄉,隸樟潭(第五)區。1933年分設程塔、章棠、林果、上下東、圓通、赤山6鄉。1935年設妙峰、東園2鄉。1958年設云溪鋼糧公社。1984年公社改云溪鄉。……。 |
石佛鄉位于龍游縣西北部,東與橫山鎮相連,南與塔石鎮毗鄰,西與衢江峽川鎮接壤,北與建德市上馬、溪口鄉交界,屬丘陵半山區。總面積67.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6萬畝,轄14個行政村,86個自然村,152個村民小組。石佛鄉政府駐地石佛村,東南距離縣城16.4公里。公路通縣城。杭新景高速公路分別穿越境內下洪村、杜山塢村。全鄉有220家工商企業。其中規模企業5家(云豐、天禾、金龍、唯佳、杜峰),規模以下企……。 |
招賢鎮地處常山縣東部,屬常衢中部地帶,東與柯城區航埠鎮,衢江區溝溪鄉交界,南靠江山市大陳鄉,西與本縣青石鎮接壤,北與大橋頭東案鄉毗鄰,全鎮總面積70.9平方公里,下轄29個行政村,10281戶,32976多人口。耕地面積(水田)15185.6畝,林地面積39188畝,柑桔面積有20802畝,2004年全鎮農民人均收入4010元。鎮內水陸交通便捷,集鎮距衢州市區16公里,320國道、衢常鐵路穿境而過……。 |
青石鎮位于常山縣城東郊,錢塘江源頭,1997年撤鄉建鎮,2005年11月撤鄉并鎮,鎮政府所在地溪口,距縣城5公里,東連招賢鎮,南鄰江山市大陳鄉,西接天馬鎮,北隔大橋鄉,東西有320國道貫穿全鎮7個行政村,南北有048省道連接5個行政村,杭金衢高速公路和九景衢鐵路穿鎮而過,高速公路匯通口就在本鎮鎮內。全鎮地域面積71.1平方公里,下轄31個行政村,1個溪口漁業大隊,截止2004年,全鎮農戶9360戶……。 |
大橋頭鄉位于常山縣城東約16公里,總面積達50.35平方公里,東鄰東案,南接五里,西毗天馬鎮,北連芳村,是個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物產豐富,蓬勃發展的大鄉。全鄉轄14個行政村,116個自然村,4020戶,14362人,人口增長率在6‰以內,擁有農村黨支部14個,黨員350人。大橋頭鄉是個典型農業鄉,全鄉耕地面積7290畝,其中水田6594畝,山地54112畝。胡柚是我鄉的主要經濟支柱,柑桔、胡柚面積……。 |
開化縣轄鎮。1950年設村頭鄉,1956年更名友誼鄉,1958年建村頭公社村頭管理區,1961年改村頭公社,1983年復改鄉,1987年建鎮。位于縣境東北部,金水溪西岸,距縣城中心14.5公里。面積37.3平方公里,人口1.0萬。底(本)大(橋頭)公路從鎮中穿過。轄村頭一、村頭二、村頭三、村頭四、古竹、牙田、匯坑、照坑、雷嶺、青山、汪川、大黃山、上邊山、富林、天峰15個村委村。鄉鎮企業以建筑、建材……。 |
開化縣轄鄉。1950年設何家鄉,1958年建馬金公社何田管理區,1961年建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西北部,何田溪南岸,距縣城23公里。面積104.2平方公里,人口1.1萬。馬金至田畈公路過境。轄禾豐、大源頭、方心、興楓、田畈、四聯、龍坑、皂底、衛東、丘畈、池坑、高升、晴村、柴家、長征15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豆類、茶葉。盛產松脂、油茶子。工業以木材加工為主,主要產品有木質包裝箱、竹木工藝……。 |
開化縣轄鄉。1950年設大溪邊鄉,1956年更名勝利鄉,1958年建村頭公社大溪邊管理區,1961年建公社,1983年復改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21.8公里。面積40.2平方公里,人口0.8萬。底(本)大(橋頭)公路過境。轄東山、大溪邊、陽坑、陽坑口、坎上、墩上、墩下、大塢口、上安、月嶺、柴塘、公淤12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小麥、茶葉。盛產蠶繭、柑橘。工業有煙花爆竹、精制“綠豐五”茶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