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稱焦家莊,合作化時期稱焦莊村;公社化時期,改稱焦莊大隊;1983年恢復鄉村制時,改稱焦莊村,沿用至今。 |
解放初期,三夏隸屬民主鄉,北戚、元蕩隸屬邦華鄉,后來成立人民公社,三村統一劃歸南柯片,到2001年4月根據要求,將三村合并為一村,其名沿用至今。 |
2001年行政村整合時形成,沿用至今。 |
解放初期,原有三村隸屬民主鄉,成立人民公社時,三村獨立成為大隊;1983年恢復鄉村制時,三村改稱村委會;2001年4月三村合并為仲馮舍村,沿用至今。 |
2001年4月,將緊緊相鄰的兩個村烏金和北戈合并成金戈村,沿用至今。 |
解放前,陶莊夾溝以北隸屬興化市縣,以南隸屬東臺縣,1943年解放,全部劃歸興化縣;從1943年起,陶莊先后成為梓辛區政府、鐵堡鄉政府、陶莊人民公社、陶莊鄉、陶莊鎮駐地;成立人民公社時,稱陶莊大隊;1983年恢復鄉村制,改稱陶莊村至今。 |
2001年4月,村莊合并時,將地理位置緊緊相靠的豆子村、楊思村、尤舍村合并為三和莊村。 |
2001年4月,由原來的大顧東村、西村、南村和婁家村,四村合并為大顧村,沿用至今。 |
2001年4月,將謝家、陸家、十八河三個村合并,命名為季平村,沿用至今。 |
該村解放前一度屬溱潼縣邦華鄉管轄,直到1948年底,溱潼、興化2縣全境解放,2縣合并為興化縣,劃歸興化縣邦華鄉,名稱為柯家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改名為南柯大隊,1983年恢復鄉村制,改稱南柯堡村至現在,先后一直屬陶莊公社、陶莊鄉、陶莊鎮管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