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共四川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四川省水利廳關于加強新時期農村水利工作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指導意見》(川農領辦〔2021〕48號)要求,經縣級申報、市級推薦、省級遴選,確定瀘州市納溪區、綿陽市游仙區、自貢市富順縣等22個縣(市、區)為第二批鄉村水務示范縣。 |
納溪區是瀘州市轄區,位于省南部,人口47萬,面積1139.7平方公里,轄1街道8鎮5鄉,區府駐安富街道。工業以化工、機械、釀酒、輕紡、食品等為主。農業以稻谷、小麥、高粱等為主,特產有護國沙田柚、納溪泡糖等。有中等院校36所。321國道貫境。年均溫17.5攝氏度,年均降水量851毫米。納溪地形以深丘、低山為主,氣候溫暖濕潤,森林蔥籠,古木參天,自然環境優美迷人。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護國巖”石壁、棉花……。 |
綿陽市游仙區是中國(綿陽)科技城核心區、綿陽市主城區,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嘉陵江一級支流涪江東岸,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幅員面積1018平方公里,轄2個園區(游仙高新區、游仙經濟試驗區)、3個街道(游仙街道、涪江街道、富樂街道)、8個鎮(石馬鎮、魏城鎮、新橋鎮、忠興鎮、鹽泉鎮、信義鎮、小枧鎮、仙鶴鎮)、172個村(社區),2023年末游仙轄區常住人口56.98萬人、游仙區……。 |
【建置沿革】富順縣原為古代江陽縣治域,北周天和二年(567年),因鹽設縣,劃出富世鹽井及周圍地區,設雒原郡及所轄之富世縣。隋開皇二年(582年),撤郡存縣,隸于瀘州,縣域約15萬公頃。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諱,富世縣改名為富義縣。五代因之。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升富義縣為州級“鹽監”,稱富義監。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因避太宗趙光義之諱,富義監改名為富順監,富順縣名始由……。 |
內江市東興區位于四川盆地東南部,地處沱江中游,幅員面積1181平方公里,現轄17個鎮(街道),總人口89萬,是革命老區,獲得“中國天冬之鄉”稱號。先后榮獲全省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縣(市、區)、全省農村改革工作先進縣(市、區)、全省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先進縣(市、區)、省市脫貧攻堅先進縣(市、區)、全省促進服務業發展工作先進單位、省級雙擁先進區、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等榮譽。歷史悠久,人文璀璨。內江市東興……。 |
開江縣位于四川省東部,大巴山南麓。東連開縣,南臨梁平,西接達縣,北依宣漢。距省會成都市620公里。全縣幅員1032.55平方公里,耕地39.12萬畝,平均海拔600米。縣轄10鎮10鄉,20個社區居委會、1600個村民組,面積1033平方公里,總人口55萬,其中城鎮人口8.7萬,占16%。居民以漢族為主,居住著藏、滿、回、土家等14個少數民族。新寧鎮為縣城所在地,縣城城區面積8平方公里,人口8萬。……。 |
廣安區位于四川東部,是廣安市下轄區級行政單位。廣安區地處四川盆地東部、華鎣山中段西麓,與大竹、鄰水、華鎣、岳池、渠縣、蓬安等6縣(市)相鄰。區內地形地貌復雜,山地、丘陵、平壩交錯,以丘陵為主。總人口120萬人,非農業人口17.94萬。全區轄43個鄉鎮、6個街道辦事處、844個行政村、50個居委會;幅員1536平方公里。鎮:濃洄鎮、廣福鎮、協興鎮、悅來鎮、花橋鎮、恒升鎮、石筍鎮、觀閣鎮、前鋒鎮、代市……。 |
西充,位于四川盆地中偏北部,地跨東經105度36分4秒至106度4分7秒,北緯30度52分4秒至31度15分7秒,東鄰順慶,南接嘉陵,西南連射洪、蓬溪,西靠鹽亭,北與南部接壤,幅員面積11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4萬畝。轄6區,44鄉鎮,603村,5675村(居)民小組。總人口65。28萬人,農業人口占90%。縣人民政府駐晉城鎮,在縣境中南部,距成都309公里,距南充36公里。地饒物豐,多有勝跡,……。 |
巴州區地處四川省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巴中市的下轄區,是川東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品集散地。地理坐標為東經106°21′~107°7′,北緯31°31′~32°4′,全市幅員面積為2566平方千米。總人口129萬人(2004年)。區人民政府駐地郵編:636601。行政區劃代碼:511902。區號:0827。拼音:BazhouQu。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巴州區地形復雜,最高海拔1460米,最低海拔301米……。 |
榮縣位于四川省南部,屬自貢市管轄,距市區38km,毗鄰內江、宜賓、樂山市,地處長江上游沱江、岷江水系的低山丘陵地帶,面積1598平方公里,人口70萬。榮縣歷史悠久,古為黃帝之子青陽玄囂的封國,晉末置縣,宋代稱榮德縣,明代稱榮縣至今。榮縣更是人杰地靈,早在南宋時,愛國詩人陸游曾攝政榮州,盛贊榮縣“其民簡樸士甚良,千里郁為詩書鄉”。特別是到了近代,我國老一輩無階級革命家、教育家、語言文字學家吳玉章等……。 |
古藺建縣于1909年,原屬四川敘州府,永寧縣。1949年古藺縣解放,隸于川南行政公署,1960年,隨瀘州專區并入宜賓專區,行政區劃多次變更。1985年,古藺劃歸省轄瀘州市領屬。古藺縣位于四川省南部邊緣,赤水河沿邊界由南往東向北流入長江,全縣地域成半島形伸入黔北,西面與敘永縣毗鄰,東南北三面與貴州省畢節、金沙、仁懷、習水、赤水交界。全縣幅員面積3182平方公里轄29個鄉鎮,總人口72萬人,居住有漢、……。 |
船山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東鄰南充,西連成都,南接重慶,北靠綿陽,是遂寧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03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縣級行政區,幅員面積616平方公里,轄5鄉7鎮15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69.7萬。擁有“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中國觀音文化之鄉”等10多張城市名片,有“慈善之都”的美譽。船山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自東晉置縣1660多年來,歷為郡、府、州縣、專署治所,素有“東川巨邑”……。 |
什邡市位于德陽市西南部,成都市西北部之間,距成都市60公里、德陽市20公里。南距成都市50km余,以其資源豐富、環境優越,素有“川西明珠”的美譽。全市幅員864平方公里,轄20鎮,2004年總人口43萬人。什邡古為方國,蜀中名城,吸納天地四方之靈氣,匯聚古今人文之精神。3000年悠悠歲月,煉就一顆亮麗的川西明珠,熠熠生輝,耀古爍今。什邡是四川縣域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綜合經濟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四川省“……。 |
1.五通橋歷史悠久,有建制的歷史已有2300多年。周時,區境屬蜀國轄地,秦惠文王滅蜀后,于前311年設蜀郡,區境隸蜀郡南安縣地。1985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省轄樂山市,為樂山市五通橋區(縣級)至今。區境內相連成片的東漢崖墓群和始建于東漢、五代時期的古陶瓷窯址(PS:就是瓦窯駝),是五通橋悠久歷史的有力證明。2.歷史的記憶(鹽業在五通橋)五通橋因鹽而興,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鹽場。相傳在公元前……。 |
旺蒼縣位于四川盆地北緣、米倉山南麓,介于東經105°58′24″~106°46′2″和北緯31°58′45″~32°42′24″之間,東鄰巴中市南江縣、巴州區,南接蒼溪縣,西連昭化區、利州區、朝天區,北界陜西省寧強縣、南鄭區。轄區西起白水鎮勇敢村,東止大德鎮星火村,東西最大距離75公里;南起九龍鄉先鋒村,北止米倉山自然保護區北緣,南北最大距離81公里,行政區域面積2987平方公里。旺蒼地形地貌復雜……。 |
大安區總面積398.81平方千米。2005年區劃調整后,戶籍總人口44.3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8.41萬人。區人民政府駐廣華路,郵編:643010。代碼:510304。區號:0813。拼音:DaanQu。行政區劃大安區轄4個街道、9個鎮、3個鄉:大安街街道、龍井街街道、馬沖口街街道、涼高山街街道、大山鋪鎮、團結鎮、三多寨鎮、何市鎮、新店鎮、新民鎮、回龍鎮、牛佛鎮、廟壩鎮、永嘉鄉、和平鄉、鳳凰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