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改為牟東區。 1945年,歸崔山區、城廂區管轄。 1958年8月,成立東風人民公社,同年冬更名為牟平鎮公社。 1964年9月,更名為城關公社。 1981年12月,改設城關鎮。 1984年3月20日行政區劃改革中,城關鎮更名為寧海鎮。 2000年12月19日,寧海鎮劃分為寧海、文化兩個街道,以牟平城區政府大街為界,以北37個行政村劃歸寧海街道,以南28個行政村劃歸文化街道。 |
1944年,改為牟東區。 1945年,歸崔山區、城廂區管轄。 1958年8月,成立東風人民公社,同年冬更名為牟平鎮公社。 1964年9月,更名城關公社。 1981年12月,改設城關鎮。 1984年3月20日行政區劃分改革中,城關鎮更名寧海鎮。 2000年12月19日,寧海鎮劃分為寧海、文化兩個街道,以牟平城區政府大街為界,以北37個行政村劃歸寧海街道,以南28個行政村劃歸文化街道。 |
1945年8月成立蛟山區。 1950年2月改為十一區。 1956年撤區并鄉。 1958年成立東風人民公社,后更名牟平鎮公社。 1962年從牟平鎮公社劃出,成立武寧人民公社。 1984年撤銷公社,設立武寧鄉。 1992年撤鄉設武寧鎮。 2010年5月撤武寧鎮設武寧街道。 |
日偽時期,分別隸屬于當時的偽一區的渤濱鄉、鳳現鄉、三益鄉管轄:渤濱鄉管轄14個村,鳳現鄉管轄14個村,三益鄉管轄23個村。 1945年8月解放,現鄉各自村屬盧山區管轄。 1950年春,將盧山區改為九區。 1951年2月,全區成立了10個小鄉。 1956年,撤區并鄉,將原10個小鄉并成杏林、莒城兩個大鄉。 1958年8月,成立東風人民公社,實行了政社合一;當年冬,牟平縣劃歸煙臺市,東風公社改為牟平鎮公社,屬煙臺市管轄。 1959年12月,牟平縣又從煙臺市劃出,牟平鎮公社屬牟平縣管轄。 1962年1月,從牟平鎮公社劃出33個大隊,成立大窯公社。 1984年3月20日,大窯公社改為大窯鄉。 1992年5月,撤大窯鄉設大窯鎮。 2010年5月,撤大窯鎮設大窯街道。 |
1944年歸文西縣十區和十二區管轄。 1946年文西縣改昆崳縣。 1956年撤銷昆崳縣劃歸牟平縣管轄。 1958年9月,由酒館、東念、姜格莊、上莊4個鄉和龍泉鄉所屬村合并為姜格莊鄉。 1958年9月底,姜格莊鄉成立群星人民公社。 1959年更名為姜格莊人民公社。 1962年龍泉公社從中劃出。 1984年3月20日,政區改革,姜格莊公社改為姜格莊鎮。 2010年5月撤姜格莊鎮設姜格莊街道。 |
1950年10月,為鵲垛四區,機關駐鐸疃。 1956年1月,移居觀水。 1957年1月,原鵲垛區、崮山區合并為鵲垛區,機關駐觀水。 1957年6月,除鵲垛區外,其余區均撤銷,全縣改為40個鄉(鎮)。 1958年9月,鵲垛區調整為幸福人民公社。 1958年11月,牟平縣撤銷,并入煙臺市,幸福人民公社改為煙臺市幸福人民公社。 1959年11月,恢復牟平縣,人民公社以駐地命名,成立觀水人民公社。 1984年4月,人民公社撤銷,成立觀水鎮、埠西頭鄉。 2000年12月,埠西頭鄉與觀水鎮合并為觀水鎮。 |
1942年,現鎮所屬村大部分歸文西縣六區。 1946年,文西縣改為昆崳縣,六區改為昆崳縣十區,東北疃、西店子、東店子等3個村劃歸昆崳縣十區管轄,東殿后、西殿后等13個村劃歸昆崳縣十一區,北夼、窯廠、王石夼、鄒家莊、趙家夼、孔莊、高家疃7個村委18個自然村,劃歸牟平縣九區管轄。 1952年,昆崳縣十區改為龍泉區。 1956年5月,撤銷昆崳縣,龍泉區劃歸牟平縣。 1957年撤區并鄉,原龍泉區所轄村、及1946年劃歸昆崳縣十一區的13個村和劃歸牟平縣九區的18個村分別劃歸六甲、上莊和龍泉3個鄉管轄。 1958年9月,六甲、上莊和龍泉3個鄉并入姜格莊鄉。 1958年9月底,成立群星人民公社,當年,以駐地更名姜格莊人民公社。 1962年1月,從姜格莊公社劃出成立龍泉人民公社。 1984年3月20日,改龍泉公社為龍泉鄉。 1992年,改設龍泉鎮。 2011年5月設昆崳鎮,將龍泉鎮東殿后、西殿后等8個自然村劃歸昆崳鎮管理。 |
1941年屬牟平縣第八區管轄。 1944年屬昆西區管理。 1958年成立玉林店人民公社。 1984年改人民公社為玉林店鄉。 1992年12月撤鄉設玉林店鎮。 2011年5月鎮內劃出20個村莊歸入牟平區昆崳鎮,原莒格莊鎮31個行政村劃歸玉林店鎮管轄。 2015年12月,牟平區再設立莒格莊鎮,將原莒格莊鎮劃歸玉林店鎮管轄的31個行政村劃歸莒格莊鎮。 |
1944年建立金牛山區。 1950年,金牛山區改為二區,下設鄉。 1956年,撤區并鄉。 1958年,成立了水道人民公社,同年劃歸煙臺市。 1959年,從煙臺市劃出仍舊歸牟平管轄。 1963年,部分村從水道劃出,成立劉家夼公社,剩下29個村仍為水道公社。 1984年3月20日,改水道公社為水道鎮、劉家夼鄉,轄區范圍統一。 2001年,劉家夼鄉并入水道鎮。 |
1956年置巋山區。 1957年分屬高陵、馬家疃、下雨村、峴上等鄉。 1958年成立群英人民公社。 1959年更名為高陵人民公社。 1984年4月撤銷公社,設立高陵鎮。 2002年院格莊鎮成建制并入。 2009年3月,將高陵鎮管轄的原院格莊鎮的院格莊、王官莊、沐浴、崖前、馬格莊、北格莊、于家湯、夾河、鄭家莊、后山、初家湯、巫山莊、李莊、周格莊、朱唐夼、要捷共16個村劃歸煙臺市萊山區管轄。 |
1944年屬㟙垛區、㟙東區管轄。 1950年1月㟙東區改為牟平縣第三區、㟙垛區改為牟平縣第四區。 1956年撤區并鄉,轄區村莊分屬王格莊鄉、下雨村鄉和清泉埠鄉管轄。 1958年成立王格莊人民公社。 1963年1月,王格莊人民公社的上朱車、東蔣家等8個大隊劃歸劉家夼公社。 1984年3月,改王格莊公社為王格莊鄉。 1996年撤鄉設王格莊鎮。 |
1944年屬昆陽區。 1950年更名為牟平縣第一區。 1956年撤區并鄉。 1958年成立了張家圈人民公社,屬牟平縣管轄。 1964年4月張家圈人民公社改為莒格莊人民公社。 1984年3月20日,莒格莊公社改為莒格莊鄉。 1992年4月25日,莒格莊鄉改為莒格莊鎮。 2011年5月,莒格莊鎮整體并入玉林店鎮,歸玉林店鎮管轄。 2016年1月17日,恢復莒格莊鎮,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