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屬迎新鄉,1949年后并入福田、和春建福春鄉,1958年公社化稱馬坑大隊,1984年改稱馬坑村委會。 |
1943年屬歸德鄉,解放初屬文霞鄉,1958年稱霞壟大隊,1984年改為下垅村委會。 |
1943年設文華保,1958年為文華大隊,1984年改稱文華村委會。 |
北宋時,和(羅)春村落隸屬福建路龍溪縣游仙鄉九龍上里迎富保。 南宋淳祐年間(1241-1252),和春村隸屬龍溪縣二十五都歸德保,元襲之。 明屬二十五都歸德社,清屬二十五都歸德保。 民國時期,先后為華安二區迎富鄉和春保、迎春鄉和春保。 新中國成立后。 1949年-1957年為華安第二區和春鄉和春村。 1958年撤區并鄉,為福春鄉和春村。 1958年-1960年全縣實行人民公社化,為高安公社和春大隊。 1961年-1983年為馬坑公社和春大隊,1984年恢復鄉鎮制,屬馬坑鄉和春村,地名沿用至今。 |
南宋淳祐年間(1241-1252),福田村隸屬龍溪縣二十五都迎富保。 明、清時期福田隸屬華豐歸德保。 民國十七年(1928),華安正式置縣,乃屬迎富鄉福田保。 民國三十年(1941),為華安縣第二區迎富鄉福田保;民國三十六年(1947),改為迎春鄉福田保。 新中國成立后,1949年-1957年為華安第二區迎富鄉福田村。 1958年撤區并鄉,為高安鄉福田村。 1958年-1960年全縣實行人民公社化,為高安公社福田大隊。 1961年-1983年為馬坑公社福田大隊,1984年恢復鄉鎮制,為馬坑鄉福田村。 |
1943年屬迎春鄉,1958年屬福春鄉管轄,1981年折稱草仔山大隊,1984年由草仔山村委會管轄,因貢鴨山為華安國家森林公園主要景區之一,列入華安縣旅游發展,為了有利當地村財收入和農民收入和華安縣旅游業的發展,在2005年6月3日申報更改村名為貢鴨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