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序數命名,曾名“一居委會”、“二居委會”;1981年改為勞動路居委會、山陰街居委會;2002年9月合并為山陰街社區居委會。 |
1989年命名為萬安路居委會(3居民村);1994年設立東藩路居委會(8居委會);2002年9月由原東藩路、萬安路兩居委會合并成蔡東藩社區。 |
相傳村民中陳姓祖籍義烏大陳,于南宋(1195)遷居于此。 1949年5月后屬紹興縣溋湖鄉;1949年9月劃歸蕭山縣苧東鄉管轄;農業合作化時為聯歡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后屬臨浦公社管理區高田陳大隊;1961年屬通濟公社;1969年并入所前公社;1971年又劃歸通濟公社;1984年為通濟鄉高田陳村,設村民委員會;1992年5月屬臨浦鎮通濟辦事處;1998年5月起屬臨浦鎮;2001年8月為高田陳居委會;2005年8月改為高田陳社區至今。 |
民國二十年屬四都九圖;1949年5月后屬自由鄉;農業合作化時為雄偉農業社;公社化后屬臨浦公社大莊管理區;“文化大革命”期間曾改稱東風大隊;1978年又改稱石塔大隊;1984年為石塔村,設村民委員會;1992年5月屬臨浦鎮大莊辦事處;1998年9月為石塔居民委員會,屬臨浦鎮;2005年8月為石塔社區。 |
1949年5月后屬自由鄉;農業合作化時為譚家埭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屬大莊鄉;人民公社化后屬臨浦公社大莊管理區,為譚家埭大隊;1961年屬大莊公社;1984年設譚家埭村民委員會,屬大莊鄉;1992年5月屬臨浦鎮大莊辦事處;1998年5月起屬臨浦鎮;2001年8月為譚家埭居委會;2005年8月改為譚家埭社區至今。 |
1949年5月后屬自由鄉;農業生產合作化時為曙光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后屬臨浦公社大莊管理區,為柏山陳大隊;1961年改屬大莊公社;1984年設村民委員會,屬大莊鄉;1992年5月屬臨浦鎮大莊辦事處;1998年5月起屬臨浦鎮;2001年8月為柏山陳居委會;2005年8月改為柏山陳社區至今。 |
1954年為詹家埭低級農業社;1961年為詹家埭大隊;1984年為詹家埭村,設村民委員會;1992年5月屬臨浦鎮大莊辦事處;1998年5月起屬臨浦鎮;2001年8月為詹家埭居委會;2005年8月改為詹家埭社區至今。 |
1949年5月后,全村屬于臨浦鎮管轄,屬于第七居民區;1957年戴家橋農民劃到大莊雄偉農業生產合作社,屬大莊人民公社;1978年戴家橋村又從大莊人民公社劃到臨浦鎮,成為臨浦鎮唯一的村民委員會;1998年9月為戴家橋居委會;2005年8月轉制為戴家橋社區。 |
民國《蕭山縣志稿·疆域·村落》有烏石橋村名記載。 相傳村西北的小山名烏石山,村前之橋名烏石橋,村以橋得名。 解放初屬紹興縣溋湖鄉;1949年9月劃歸蕭山;農業合作化時屬塘下屠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后改名為臨浦區第一農場;1961年為通濟公社新聯大隊;1984年改稱臨東村,設村民委員會,屬通濟鄉;1992年5月屬臨浦鎮通濟辦事處;1998年5月起屬臨浦鎮;1998年9月改建為居民委員會;2005年8月改為臨東社區。 |
1949年后屬自由鄉;1956年成立雄偉農業社;公社化后屬臨浦公社大莊管理區自由孔大隊;1961年屬大莊公社;1984年設自由孔村民委員會,屬大莊鄉;1992年5月屬臨浦鎮大莊辦事處;1998年5月起屬臨浦鎮,是年9月為自由孔居委會;2005年8月為自由孔社區。 |
2008年開始籌建,2010年6月正式成立浴美施社區。 |
1997年設立,名東麓池弄居委會(九居民村);2002年9月與峙山東路居委會(七居委會)合并成東麓池社區,沿用至今。 |
民國《蕭山縣志稿·疆域·村落》有前孔村名記載;1949年后屬自由鄉;農業合作化時為雄偉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后屬臨浦公社大莊管理區;1961年改屬大莊公社為前孔大隊;1984年為大莊鄉前孔村,設村民委員會;1992年5月屬臨浦鎮大莊辦事處;1998年5月起屬臨浦鎮,是年9月改為前孔居委會;2005年8月改為前孔社區。 |
民國《蕭山縣志稿·疆域·村落》有華家村村名記載。 相傳華姓村民中華姓祖籍金華,于元朝末年遷居進化華家墊村,后次子分居到此發族。 1949年5月初屬臨東鄉;農村合作化時為聯華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后為臨浦公社通濟管理區臨二生產隊,后改華家大隊;1984年改屬通濟鄉,稱華家村,設村民委員會;1992年5月屬臨浦鎮通濟辦事處;1998年5月起屬臨浦鎮。 |
民國二十年間屬四都十圖;1949年5月后屬通濟鄉;合作化時為通一農業社;公社化后為臨浦公社通濟管理區塘郎孫大隊;1961年屬通濟公社;1969年劃歸所前公社;1971年又屬通濟公社;1984年為通濟鄉塘郎孫村,設村民委員會;1992年5月屬臨浦鎮通濟辦事處;1998年5月起屬臨浦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