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明社區(qū) 政府命名,以寓意前景美好之意得名光明。 |
2、敦化社區(qū) 因偏巖河邊有一廟名臨江寺,為追求篤厚、繁華,易名敦華。 |
3、中心社區(qū) 該地距沙土,翁貢,長(zhǎng)壩,嵐頭均為十五里,地處其中,故名。 |
4、天星社區(qū) 原名天井灣,后改名命為“天星”。如眾星捧月的村民委員會(huì)。 |
5、里莊社區(qū) 因地處平壩及丘陵地,莊寨位于一片寬闊土地的深灣內(nèi),故名。 |
6、和群社區(qū) 設(shè)村命名。由原群力村,下寨村合并而成。后政府命名。 |
7、觀堂社區(qū) 境內(nèi)有明末清初四川道人王致成選址修建觀音奉拜之所。 |
8、雙星社區(qū) 由原同心村、紅星村合并,因“心”和“星”諧音,故名。 |
9、官田社區(qū) 原住李姓土目官于寨內(nèi),現(xiàn)遺址尚存,當(dāng)?shù)氐奶锂a(chǎn)全屬于土目官家所有,故名官田。 |
10、振興社區(qū) 以寓發(fā)展使之興盛之意得名振興。 |
11、花灘社區(qū) 因地處花灘河畔,故名。 |
12、紅旗村 由原三聯(lián)村、紅旗村合并命名。1958年半坎、下場(chǎng)、五星三個(gè)農(nóng)業(yè)社合并建成三聯(lián)大隊(duì),同時(shí)取以紅旗飄飄之意建成紅旗大隊(duì)。 |
13、天堂村 明萬(wàn)歷年間河酋大叛記載,曾于元朝年間修過(guò)“天神堂”,又稱天神堂。曾改建天堂小學(xué),后改稱天堂。 |
14、黃泥村 由原黃泥村、利群村二村合并而成。因該地山崗多黃色泥土得名。 |
15、民族村 由原香坪村、民族村合并而成。因苗族和漢族雜居,而少數(shù)民族風(fēng)土人情濃厚,村落宅居較有民族特色,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