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東升社區 2002年8月得名。 東升居委會位于鶴慶縣城老城區東部。 建國初期,東升分為三街(東門街)、四街(府門街)、五街(北門街),隸屬鶴慶縣第一區。 土地改革后,成立城關鎮,東升劃歸城關鎮,分為二街(東門街)、三街(府門街和北門街合并),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撤銷城關鎮,二街、三街劃歸城郊公社。 1961年調整公社規模,城郊公社分為城郊、城北、城鎮、馬廠四個公社,二街、三街劃歸城鎮公社。 1961年單獨設置城關鎮,東升仍分為二街、三街兩個街道居民委員會。 1984年城關鎮更名為云鶴鎮,二街、三街合并為東升街道辦事處。 2000年撤銷街道辦事處,改為東升居民委員會。 2002年8月改為東升社區居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 |
2、倉河社區 2002年8月得名。 建國初期,倉河分為一街(南大街南段),二街(南門街),六街(西門街),隸屬鶴慶縣第一區。 土地改革后,成立城關鎮口,沿南大街轉向北至云鶴樓,沿鶴陽路轉向西至紀念碑。 界線以東和以北屬東升居委會,界線以南和以西屬倉河居委會。 ,倉河分為一街(南大街和南門街合并)、四街(西門街)。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撤銷城關鎮,一街、四街劃歸城郊公社。 1961年調整公社規模,城郊公社分為城郊、城北、城鎮、馬廠四個公社,一街、四街劃歸城鎮公社。 1961年單獨設置城關鎮,倉河仍分為一街、四街兩個街道居民委員會。 1984年城關鎮更名為云鶴鎮,一街、四街合并為倉河街道辦事處。 2000年撤銷街道辦事處,改為倉河居民委員會。 2002年8月開展城鎮社區建設為倉河社區居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 |
3、文峰社區 2016年5月得名。 2016年初向社會公開征集后確名。 2016年5月經縣政府批準在云鶴鎮西片區增設一個社區居委會,為云鶴鎮文峰社區居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 |
4、菜園村 2001年3月得名。 解放初,菜園屬一區。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城郊公社,1959年為城郊(金星)公社菜園管理區,1961年至1963年撤公社改區,管理區改為小公社為城郊區菜園小公社,1969年至1970年6月,區又改成公社,小公社改為大隊為城郊公社菜園大隊,1979年,從菜園大隊劃出光明大隊,1984年設區建鄉,光明并入菜園鄉,屬寶頂區,1988年撤區建鄉為城郊鄉菜園村公所;2000年改革農村村級管理體制,撤銷村公所設村委會,為菜園村民委員會,2001年3月,將城郊鄉管轄的菜園建制村劃歸云鶴鎮管轄,為云鶴鎮菜園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 |
5、秀邑村 2001年3月得名。 解放初屬鶴慶縣一區;1958年人民公社改為城郊公社秀邑鄉,屬羅偉邑鄉管轄;1959年為城郊(金星)公社秀邑管理區;1961年至1963年撤公社改區,為城郊區秀邑小公社;1969年至1970年區又改為公社,為城郊公社秀邑大隊;1984年撤社改區,建寶頂區秀邑鄉;1988年,全縣開展區鄉體制改革,撤區建鄉,為城郊鄉秀邑村公所;2000年撤銷村公所,設立秀邑村民委員會;2001年3月將城郊鄉管轄的秀邑建制村劃歸云鶴鎮管轄,為云鶴鎮秀邑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 |
6、新生邑村 2001年3月得名。 解放初屬鶴慶縣一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城郊公社新生邑鄉,1959年人民公社化時為城郊公社紅旗管理區,1961年至1963年撤公社改區,管理區改為小公社為城郊區紅旗小公社,1969年至1970年區又改為公社,小公社改為大隊為城郊公社新生邑大隊,1984年撤社改區建小鄉為寶頂區新生邑鄉,1988年,全縣開展區鄉體制改革,撤區建鄉為城郊鄉新生邑村公所,2000年撤銷村公所改村民委員會,2001年3月將城郊鄉管轄的新生邑建制村劃歸云鶴鎮管轄,為云鶴鎮新生邑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