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東縣八斗鎮富旺社區等613個行政村(社區)創建森林村莊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安徽省森林村莊標準(名單見附件2),擬授予“安徽省森林村莊”稱號。 |
常墳鎮集西村位于常墳鎮政府西側,下轄三個自然村,十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668畝,總人口3078人,村黨支部現有黨員55名,村黨組織被定級為四星級黨組織,黨支部書記孫樹亮,支部委員孫林勝、孫煥中,黨員議事會成員7人,流動黨員7名,村務監督委員會3人,村民代表38人。2011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9248元。……。 |
鎮北村位于常墳鎮區北端,北與常橋村相鄰、南與鎮區相連,懷常公路貫穿其間,交通極為便利。全村共有26個村民小組,5個自然村,耕地面積7000余畝,總人口數5820人。黨員112人;黨員議事會成員15人;流動黨員9人;村務監督委員會3人;村民代表51人;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8248元。……。 |
很久以前這里就逢街集,取名南集街。1949年成立了新集高級公社;1958年叫新集行政管理區,后改為新集大隊,從1984年機構改革后稱作新集村。新集村位于常墳鎮北部;共有三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835畝;人口2896人;黨員24人;黨組織設置齊全;黨員議事會 15人;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3人;村民代表數34人;2011年人均收入7100元。……。 |
因本村姓王的居多,故而得名。1958年名稱為王咀大隊;1984年由王咀大隊更名為王咀村至今。王咀村位于淮河西岸邊,南湖村北部,永平崗南部;共有2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5334畝;人口3342人;黨員43人;黨組織設置齊全;黨員議事會10人;流動黨員2人;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3人;村民代表數52人;人均收入7600元。……。 |
因村內有鄒姓家廟一座,故得名鄒廟。鄒廟村公社時期稱為鄒廟大隊,1983年由鄒廟大隊更改為鄒廟村村民委員會后,沿用至今。鄒廟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耕地面積359.2畝,人口3215人;實有黨員56人,黨員議事會人員6人,流動黨員30人;監督委員會由3人組成,設主任1名,委員2名;全村共有村民代表51人。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7500元。……。 |
原叫聯淮村,因與別村重名,又因姓宋的人居多,故更名為宋莊村。2004年由聯淮村,改為宋莊村,因重名聯淮村改為宋莊村。宋莊村位于鎮政府所在地西2000米;共有四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628畝;人口2338人;黨員38人;黨組織設置齊全;黨員議事會9人;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3人;村民代表數52人;2011年村人均收入7800元。……。 |
楊圩村位于常墳鎮的西北。西面是彭廟村,南面是鄒廟村、宋莊村,東面是鎮北村,北面是找郢的老圩村、丁淮村。全村共有17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4433畝,人口3210人,黨員數57人,其中3名女黨員,共有三個支部,黨組織設置情況較好。黨員議事會成員15名,流動黨員11名,村務監督委員會3人。村民代表44名。201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無,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7600元。……。 |
廖巷村位于懷遠縣找郢鄉的西南方向,距225省道1.6公里,其東南西分別與本鄉鎮的唐廟、新莊、吳橋、草廟、丁淮、錢巷六村相連接,與2005年和廟西村合并為一行政村,現是找郢鄉二十四個行政村之一。廖巷村現有人口3460人,轄19個村民小組759戶,實有耕地面積4679畝。80年代起至今一直以水稻為主要的經濟作物,也是懷遠縣主要的產稻區之一。擁有聯合收割機、大型拖拉機二十多臺,農用車五十多輛。廖巷村早在……。 |
新莊村位于找郢鄉南3公里處,懷常公路直跨我村,交通方便。本村共有1135戶,5120人,勞動力2358人,流動人口915人,耕地面積7240畝,人均1.57畝。4米寬的水泥路面通往各個村民小組。新莊村的農業總值1356萬元,人均收入超過5000元,主導產品為小麥、水稻,特色產業為梗糯稻。這里的梗糯稻米質優、產量高、品質好,為此村里成立了西湖糯稻種植基地,吸收大批農戶加入合作社與懷遠純王種業糧食加工……。 |
吳橋村位于懷遠縣找郢鄉的西南部,距縣城13公里,距找郢鄉3公里。全村有12個村民組,總人口2161人,全村總耕地面積為2604畝,其中水田2464畝,旱田140畝。,村兩委班子配備齊全,人員5人,高中文化一人。全村有黨員28名,其中女黨員2人。在經濟發展方面,全村有28家米廠, 13家各類經營戶。村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225省道橫穿而過,交通方便,是找郢鄉經濟建設 試點村,是實施農業綜合開發村之一……。 |
高廟村位于徐圩鄉大西南角,東接尚廟,西鄰宗廟,北靠永紅,南于蒙城縣立倉鎮接壤。一條寬闊的柏油路從尚廟街直通我村,現今我村各個自然莊全部修通了柏油路和砂石路,交通十分便利。我村共7個自然莊,轄18個村民小組,610戶人家,共有人口2620人,其中黨員55人,農業勞動力1850人。全村共有土地5850畝,只要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植樹2個林帶,造林面積約500畝。學校一個,有教學樓18間,教師8名,……。 |
泗河村北臨沱河,她四面環水,春天蘆葦掩映,景色迷人,夏天鳥語花香,是一個 的旅游好地方。她水清魚肥,綠色生態無污染;勝產龍蝦、螃蟹、鱖魚。時有國家二極鳥類白鵠在這里生活。 泗河村總人口1780人,全村土地面積30120畝,人均土地1.7畝。全村主要以種植業為主,養殖業為輔;農業總產值約400萬元.全村約85%以上的農戶裝有固定電話,80%以上配有摩托車。家庭小車20于部,大型貨車30余輛,大型聯……。 |
莫圩村位于沱湖西岸,有豐富的水面資源。全村轄9個村民組,共558戶,2431人,勞動力1600余人,外出務工1200余人,占有耕地2880畝,人均耕地1.45畝。2008年,全村實現農業總產值426.3萬元。莫圩村交通便利,村內有2.5公里的水泥路穿境而過,1.5公里的砂石路和水泥路相連。全村98%的農戶安裝了有線電視、電話,有10戶安裝了寬帶。全要共有貨車35輛,小汽車6輛,摩托車350輛,10……。 |
南喬村位于申集鎮正南面,它唄鄰申集鎮街道,南鄰黃李村東臨彭集村,西鄰于張村。交通便利,商貿繁榮。總人口2344人,勞動力1439人,其中流出人口1000人左右。耕地面積5347畝,人均1.8畝。生產以農業小麥、水稻為主,年產值達700萬元以上。村設11個村民組。村設立一個黨支部,實有黨員41人,下設兩個黨小組。在黨支部的帶領下,南喬村擁有大型收割機10臺,大小貨車30臺,自來水入戶率達30%以上,……。 |
黃李村位于申集鎮東南,位于沱河西岸,北鄰彭集村,西鄰甄集村,南一條河之隔與小圩鎮大王村相連。黃李村由三個大自然莊組成,25個村民組組成。總人口4640人,總戶數1113戶,勞動力2800人,流動人口750人。實有土地面積6816畝,人均1.46畝。生產以農業小麥、水稻為主,年產值1150萬元左右,人均收入3000元。 黃李村設立總支部,下設黃李、單莊李咀三個分支部。實有黨員107人,其中流動黨員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