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潭下社區(qū) 因境內(nèi)潭下河河道彎曲,形成許多河灣潭角且潭深,故名。 |
2、汶水村 相傳,從前在洋進坑、樟壩里一帶,有許多人采礦,使溪水長期混濁,故名。 |
3、杞水村 因該村盛產(chǎn)枸杞,且水資源豐富,故名。 |
4、上圍村 原稱童子圍,因為位于此圍之上,故名。 |
5、南華村 民國初年,該區(qū)域的地名以“華”字命名,因其位于該區(qū)域的南部,以其方位命名,故名。 |
6、文里村 原為屯里,解放初期,將屯里改為文里,意思是人民不但政治、經(jīng)濟翻身,而且文化也要翻身,故名。 |
7、百安村 原名“白旱”。因耕地怕旱得名。新中國成立后,開鑿了長達5公里的灌渠,農(nóng)田得到自流灌溉,“百安”由此而來,寓意百姓安居樂業(yè),故名。 |
8、光華村 寓意光明輝煌之意,故名。 |
9、大玉村 該村藏原出產(chǎn)玉礦,故名。 |
10、福靈村 因該村自古有一座福靈宮,故名。 |
11、新田村 原名官田,傳說,西漢漢武帝時期,趙佗稱王實行屯田,故得名官田,解放初期“官”改為“新”,寓意新時期新的開始,故名。 |
12、中村村 約1958年叫中興大隊,1983年金石中興梧村三個小村合為一個大隊,叫金中大隊,1987年,三個小村金石分開中興梧村二個小村合為一個管理區(qū),1999年叫中村。 |
13、金石村 據(jù)查,清朝時期,因在黃沙壙村口,兩邊是大石頭,夾著中間的行人道路,起名夾石,后夾改為金字,故名。 |
14、柏洋村 柏洋地處潭下西部,有新布河貫穿村中心地帶,與村北部山形好像駛?cè)氪逯械闹衽牛菫檠螅虼逅闹芏际巧綆X,森林茂盛,松柏樹很高,故名。 |
15、模石村 傳說很久以前,從巫山仙萊飛來一石形似烏豬,起名巫石,解放初期村民以革命先烈保家衛(wèi)國為模范,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