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市建設、發改、公安、民政、生態環境、市場監管六部門聯合發出通知,命名婺城區中山路社區等95個社區為金華市第二批綠色社區。至此,全市已累計命名265個綠色社區,覆蓋約67%的城市社區。 |
因以原村為社區主體區域得名。2001年7月根據縣委39號文件建立齊心社區,隸屬壺山街道,沿用至今。齊心社區……。 |
金星經濟合作社共有社員486人,212戶,黨員26人.本村有耕地94畝,山林504畝,人均收入8400元,集體收入為200萬元左右.本區社員有待遇社員分紅和口糧款1100每年,55歲以上老人每年加一元到90歲,90到94100元,95以上200元.給全部社員意外傷殘死亡保險和農村合作醫療保險.……。 |
星光經濟合作社屬武義縣壺山街道,位于縣城的繁華地段,歷來為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 星光經濟合作社現有312戶,653人,耕地170畝,擁有省二星級市場——武義縣星光菜市場、武義縣星光水果市場及沿街70多間店面,年總收入1100多萬元。 星光歷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繼承光榮的革命傳統,積極展開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互助合作等運動,大力發展生產,努力支援國家建設,社……。 |
南豐經濟合作社地處武義縣城西北部,東止橫街,北靠壺山上街,南連熟溪,西與草馬湖、五一塘、三板橋交界,人多地廣。土地總面積2758畝,中林地1497畝,園林730畝,水面85畝。歷年來支援學校、水廠、有機化工廠、礦山公司、老干部宿舍及公路等建設用地近千畝,現在留下的耕地大部分都是山垅田。截止2009年7月份全村人口總戶數582戶,人口1259人,其中男性592人,女性667人,主要分布在上街老城區、……。 |
自2004年新農村建設開始后,村里下決心要改變以往的落后面貌,進行了大規模的,更細心的選舉,重建了一個更符合民心的領導班子。在他們的領導下修建了公園,栽種樹木,形成了村民休閑散步的天然好去處。自整治以來,村里拆除危舊房屋數百間統一建起了井然有序的新房,讓社區人民住得開心,住得放心。 武義縣熟溪社區,現有農業戶545戶,農業總人口1219名,勞動力人口622人, 2007年人均純收入達6319元,……。 |
尖山社區位于浙江磐安工業園區所在地磐安縣尖山鎮中心。是全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村共571戶,1538人。現有農田794畝,茶園330畝,山林1680畝。在全體尖山村民的努力下,尖山村近幾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快速平穩的進步。一幢幢嶄新的樓房拔地而起。 熱鬧的集市,保護完整的古色古香的尖山老街無不為這個發展中的新農村增添了別樣的色彩。尖山村是尖山鎮的集市地,五天一次的集市讓這個古村煥發出了青春的活……。 |
沿用原新宅村名,故名新宅。2018年12月28日,撤銷新宅村村民委員會,設立新宅社區居民委員會。新宅社區:位于磐安縣東北部,與尖山社區相鄰。東與南則和新昌、天臺縣接壤,為三市三縣相鄰接之處。……。 |
沿用樓下宅村名,故名。2018年12月28日,撤銷樓下宅村、大塢村、葛依尖村村民委員會,合并設立樓下宅社區居民委員會。樓下宅社區位于尖山鎮鎮區東面,全村有18個生產隊,729戶,1584人,村內有大型超市一個,車站一個,準4A景區舞龍峽景區也位于其中。全村主要經濟來源茶葉、茭白。……。 |
寓意五星紅旗,故名。2018年12月28日,撤銷銀村村、陳村村、東塘頭村村民委員會,合并設立五星社區居民委員會。五星社區:位于尖山鎮西南1公里處。……。 |
村位于古珍珠寺之前,據傳最早王姓遷此,故名寺前王,后稱寺前皇。1950年屬城南鄉,1955年與秋濱、清湖兩鄉合并后稱城湖鄉,1983年恢復城南、秋濱兩鄉建制,1995年屬三江口街道。1996年7月屬商城居委會,2000年6月新設寺前皇社區居委會。寺前皇社區……。 |
萬達社區寓指本社區能萬事順達,居民安居。也因社區剛創立時所轄區域內就“萬達花園”小區為最大小區,故因它而得名。2003年6月成立,屬三江口街道。萬達社區……。 |
因村位于三條路的交叉點,故稱三路口。1949年屬秋都鄉;1951年稱城南鄉三路口行政村;1958年稱雙龍公社城南管理區三路口生產隊;1961年稱城南公社三路口大隊;1983年稱城南鄉三路口村委會,由三路口、田頭、沈宅、新屋等4個自然村組成;2003年9月撤村建居,撤銷三路口村委會,成立三路口社區居委會。三路口社區……。 |
因本社區下轄全村、項宅、朱村、水角四個自然村,項宅自然村是四個自然村的中心,故取名為項宅村。后改項宅社區。1958年人民公社時本村為湖星大隊,1959年劃歸市屬金華種豬場直屬大隊(并場隊),1995年撤出金華種豬場并入原城南鄉,1996年原城南鄉劃分為二個街道(即西關街道、三江街道),2003年12月村改居,設項宅社區。屬三江口街道。項宅村社區……。 |
寓意為婺州之星,故名。1990年3月設立婺星居委會;2000年5月居委會范圍由賓虹路以北調整為雙馨路以北;2001年改稱婺星社區居委會。婺星社區……。 |
據載,董姓始祖遷此居住,故名董宅。1949年屬秋都鄉;1951年稱城南鄉董宅行政村;1958年稱雙龍公社城南管理區華豐生產隊;1961年稱城南公社董宅大隊;1983年稱城南鄉董宅村委會,由董宅、王村、山腳下、上塢等4個自然村組成;1995年10月屬西關街道;2000年5月設立董宅居委會;2003年9月撤村建居,改設董宅社區居委會。董宅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