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域旅游規劃設計院、中國文化和旅游產業研究院、亞太國際休閑文化(北京)中心聯合編寫的《2023深呼吸生態旅游魅力指數》暨2023“深呼吸生態旅游魅力名縣”正式發布。 |
丘北縣位于云南省東南部,地理坐標:東經103°34′~104°45′、北緯23°45′~24°28′。東隔清水江與廣南縣毗鄰,南與硯山縣、開遠市接壤,西隔南盤江同彌勒、瀘西兩縣相望,北與師宗縣、廣西壯族自治區西林縣銜接。縣境內東西寬100千米,南北長70.5千米,總面積4997平方千米(《簡冊》數據是5150平方千米)。2004年末,全縣總人口45.2萬人。有漢、壯、苗、彝、瑤、白、回等七個民族……。 |
墨脫縣,曾經是全國惟一不通公路的縣,直到1993年才有沙石公路通達墨脫縣城,2009年4月20日,我國最后一條通縣公路——墨脫公路新改建工程奠基儀式在嘎隆拉雪山口舉行。這一工程的正式開工,標志著我國縣級行政區域不通公路的歷史即將結束!墨脫是雅魯藏布江進入印度阿薩姆平原前流經的我國境內最后的一個縣,也是西藏東南部最為偏遠的一個縣,位于喜馬拉雅山脈東端南麓,面積三萬多平方千米(包括麥克馬洪線以南屬于墨……。 |
周至建縣兩千余年,因“山曲為盩,水曲為厔”而得名,南依秦嶺,北瀕渭水,襟山帶河,素有“金周至”之美譽。是西安的西大門,全縣總面積2974平方公里,其中山區占76%,轄1個街道19個鎮,263個行政村,總人口69.17萬。周至自然生態良好,是國家級生態示范縣、全國首批最具魅力生態旅游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縣;全縣森林覆蓋率66.6%,森林面積占全市森林總面積的52%,秦嶺……。 |
商洛市商南縣位于陜西東南部。位于東經110°54′,北緯33°32′。總面積2307平方千米。總人口23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郵編:726300。行政區劃代碼:611023。區號:0914。拼音:ShangnanXian。商南縣資源豐富。盛產花生、茶葉、芝麻、油桐、板栗、生漆、核桃等農林特產,是我國油桐、生漆基地縣之一。森林覆蓋率62.4%,有各類植物1696種,野生動物278種……。 |
山陽,史稱豐陽。西晉泰始二年(266)設縣名豐陽縣,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置山陽縣,縣城地處商山之南,故名。金廢縣為鎮,屬上洛縣。元復設豐陽縣。明成化十二年(1476)易名為山陽縣,建縣距今已1700余年。山陽地處秦嶺南麓、商洛市南部。因縣域北有流嶺、中有鵑嶺、南有鄖嶺,遂有“三山夾兩川”之稱。因山大溝深,耕地與河流相對較少,亦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東與丹鳳、商南為鄰,西與鎮安、柞水交界,……。 |
洛南縣地處秦嶺東段南麓。陜西省東南部,為商洛市下轄的一個縣。距省會西安158公里。面積2823平方公里,46萬人,東與河南盧氏、靈寶交界,南與丹鳳、商州相連,西與華縣、藍田接壤,北與華陰,潼關交界,素有陜西“東南門戶之稱。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郵編:726100。代碼:611021。區號:0914。拼音:LuònánXìan歷史沿革洛南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遠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初期,先民……。 |
丹鳳縣位于陜西省東南部,秦嶺東段南麓,因縣城襟帶丹江、背依鳳冠山而得名。處于北緯33°21′32″至33°57′4″、東經110°7′49″至110°49′33″之間,東西長62.1公里,南北寬65.5公里,總面積2438平方公里,縣城距省會西安160公里,“312”國道、西合鐵路和滬陜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全縣轄11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157個村(社區)、182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9萬人,其……。 |
陜西省延安市黃龍縣在陜西省中部偏北、洛河支流石堡河上游。黃龍縣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位于陜西省中北部,延安市東南緣。西接洛川、南與白水、澄城、合陽毗鄰,東臨韓城、北靠宜川。全縣轄2鎮11鄉、5個居民委員會、110個行政村,總人口4.6萬人,區域面積275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602毫米。無霜期長達186天。境內群山綿亙,林木豐蘊,資源廣博,風光秀……。 |
留壩縣地處秦嶺南麓腹地,陜西省西南、漢中市北部,全縣總面積1970平方公里,轄7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75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4.7萬。屬亞熱帶北緣山區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日照1650小時,年降雨量為840毫米,平均氣溫11.6℃,無霜期為214天。境內生物資源得天獨厚,森林覆蓋率達90.8%,林木綠化率達92.97%,居西北前列,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 |
鎮巴縣位于陜西省南端,漢中市東南隅。北緯32°8′54〞-32°50′42〞,東經107°25′30〞-108°16′42〞。東鄰紫陽、漢陰兩縣,南靠四川省萬源市、通江縣,西北與西鄉縣接壤。東西長80.45千米,南北寬77.45千米,總面積3437平方千米。總人口28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涇洋鎮,郵編:723600。行政區劃代碼:610728。區號:0916。拼音:ZhenbaXian……。 |
寧陜縣地處秦嶺中段南麓,屬北亞熱帶濕潤型氣候,是我國南北氣候的過渡帶,長江、黃河水系的分水嶺。是省會西安市南枕的綠色屏障,安康市的北大門,距西安最近距離僅72公里,是關中通往川渝的交通要塞。東接柞水、鎮安,南連石泉、漢陰、安康,西鄰佛坪,北靠長安、周至、戶縣。自清朝設“寧陜廳”,取其“安寧陜西”之意。地域南北長130公里,東西寬110公里,總面積3678平方公里。在國土面積中,山地占96.41%,……。 |
鳳縣古稱“鳳州”,始建于秦朝。地處秦嶺腹地,嘉陵江源頭,位于陜西省寶雞市西南部,西鄰甘肅,南接四川,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歷史上多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秦蜀咽喉,漢北鎖鑰”、“川陜鎖鑰”之稱。全縣總面積3187平方公里,人口1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8萬人。行政區劃轄10鎮2鄉,150個行政村。一九九七年被國務院列為對外開放縣。鳳縣轄雙石鋪鎮、鳳州鎮、黃牛鋪鎮、紅花鋪鎮、河口鎮、唐藏鎮、平木鎮、坪坎鎮……。 |
文縣,位于甘肅南部,與川、陜交界,東南與四川青川縣、平武縣接壤,西鄰四川九寨溝縣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北接隴南市武都區,總面積4994平方公里,轄兩區,24個鄉(鎮),304個行政村,有漢、藏、回、滿、朝鮮等民族,總人口24萬。行政區劃文縣轄3個鎮、20個鄉、1個民族鄉:城關鎮、碧口鎮、尚德鎮、鐵樓藏族鄉、丹堡鄉、劉家坪鄉、玉壘鄉、范壩鄉、中廟鄉、口頭壩鄉、尖山鄉、臨江鄉、梨坪鄉、舍書鄉、橋頭鄉、堡……。 |
兩當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嘉陵江上游。總面積1374平方千米。總人口5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郵編:742400。代碼:621228。區號:0939。拼音:LiangdangXian。行政區劃兩當縣轄3個鎮、9個鄉:城關鎮、站兒巷鎮、西坡鎮、楊店鄉、左家鄉、顯龍鄉、魚池鄉、興化鄉、張家鄉、云屏鄉、泰山鄉、金洞鄉。歷史沿革漢故道縣地。北魏置兩當縣,以縣境兩當水為名。2000年,兩當縣……。 |
麥積區位于甘肅東南部,秦嶺北麓,黃河中游,是甘肅省天水市的東大門,地處陜、甘、川之要沖。全區總面積3452平方公里,57.52萬人口,分布著11個民族。全區設11鎮、6鄉、3個街道辦事處,有476個行政村。2005年,實現生產總值38.55億元;大口徑財政收入2.012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2.49億元。轄3個街道、11個鎮、6個鄉:道北街道、道南街道、橋南街道、社棠鎮、馬跑泉鎮、甘泉鎮、渭南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