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國愛衛會關于做好下放國家衛生鄉鎮(縣城)評審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全愛衛發〔2014〕2號),北京市等31個省(區、市)愛衛會分別對轄區內2017-2019周期申報創建國家衛生鄉鎮(縣城)的城鎮進行了評審和社會公示,認為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鎮等2299個鄉鎮(縣城)在加快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社會衛生管理,改善環境衛生面貌,提高人民群眾文明衛生素質和健康水平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整體衛生水平達到了《國家衛生鄉鎮(縣城)標準》的要求。 |
四季青鎮位于北京西郊風景區,鎮政府駐東冉村29號,面積76平方千米,人口7.47萬。轄14個村委會:曙光、西冉、常青、巨山、高莊、玉泉、雙新、西山、香山、振興、田村、門頭、寶山、蘭靛廠。地處聞名中外“霜葉紅于二月花”的香山腳下,西接“佛教勝地”八大處,北鄰“皇家園林”玉泉山、頤和園,方圓72.6平方公里。郵編100081四季青鎮位于海淀區西部,地處五環路內1040平方公里的規劃區域內,東至白頤路,……。 |
東升地區位于海淀區中東部,南起西直門,北至西三旗與昌平區相連,東至八達嶺高速,西以白頤路為界直至上地開發區。1984年3月設立東升鄉,2001年12月成立東升地區辦事處,與東升鄉政府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管理模式。目前,東升地區行政區域總面積8.2平方公里,轄3個社區居委會和5個村委會,戶籍人口注15351人,流動人口90909人,2009年鄉鎮財政支出10461.4萬元。2008年經普數據顯示……。 |
溫泉鎮位于北京城區的西北郊,海淀北部新區的南部。這里上風上水,依山傍水,在歷史上山水薈萃,園林別墅眾多。歷史記載表明,現溫泉鎮域在明代以前大體屬昌平縣(前身軍都縣),其中西南部唐末至金初可能曾屬玉河縣。明后期大體以今百望山至溫泉道路為界,其北太舟塢、楊家莊、東埠頭一帶屬昌平縣(州),其南白家疃、溫泉及高里掌、辛莊一帶屬宛平縣。至清代康熙初年,溫泉、白家疃一帶劃入城屬地區,高里掌、辛莊一帶為宛平縣……。 |
海淀街道是海淀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位于海淀區中部偏東。面積5平方千米,人口12.5萬。轄中關村西區和33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海淀區丹棱街10號新海大廈。 1949年5月設海淀鎮,1954年5月撤鎮設街道,是海淀區第一個街道建制。1963年3月重新設海淀街道至今。2002年9月1日起,六郎莊社區全部、芙蓉里和萬北社區一部分,共2260戶、3166人,正式劃歸萬柳地區辦事處;調整后,街道轄區……。 |
蘇家坨鎮位于海淀區西北部,與昌平、門頭溝區接壤。目前,行政區域總面積84.6平方公里,轄4個社區居委會和19個村委會,戶籍人口33229人,流動人口18220人,2009年鄉鎮財政支出25638.9萬元。蘇家坨鎮自然環境優美,常年溫度低于市區3度左右,負氧離子是市區的150倍,有“綠肺”的美譽。鎮域內有鷲峰、陽臺山、鳳凰嶺自然景觀,有大覺寺、龍泉寺、七王墳等人文景觀。蘇家坨鎮確立了“園區帶動、旅游……。 |
西北旺地處城鄉結合部,東邊是上地信息產業基地和中關村軟件園,南與中國農業大學和北京大學生物城相接壤,西邊是風景秀麗的百旺山公園,北邊是航天工業部的研發基地—航天城。西北旺鎮總面積70.96平方公里,區域內有17個行政村和6個居委會,規劃居住人口8.7萬人,農業人口22969人;農業勞動力2232人;人均耕地1.2畝。經濟林10165.6畝,主要樹種為冬棗、櫻桃、蘋果、桃等。鎮域內有大學6所,中學1……。 |
北京市海淀區轄鄉。1961年設上莊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區境最北部。面積39.8平方公里,人口1.3萬。轄東馬場、上莊、白水洼、前章樹4個村委會和西郊農場1個居委會。鄉鎮企業有機械廠、選洗毛廠、包裝廠。種植、養殖、林果三業并舉。清代大學士明珠墓、納蘭性德墓和雙塔故城遺址、遼金遺物鐵鑄牛均在境內。……。 |
太陽宮地區辦事處(鄉)位于朝陽區中西部,轄區面積5.9平方公里,下轄3個行政村,14個居委會,13家直屬企業,駐中央、市、區屬單位58個;常住人口4萬余人,其中農業人口2730人;居民人口18363人。太陽宮鄉區位優越,地處連接CBD、奧運村樞紐地帶,商業位置極佳;東北與望京辦事處、麥子店辦事處接壤,與使館區、燕莎商業區相毗鄰,西南與和平街辦事處、左家莊辦事處、香河園辦事處相望,與國展商業區互相依……。 |
南磨房鄉,北京市朝陽區下轄鄉,地處朝陽區東南部,介于116°2716~116°3041,北緯39°5127~39°5417之間。東鄰高碑店鄉、王四營鄉,南靠十八里店鄉,西與潘家園街道、勁松街道、雙井街道毗連,北至通惠河與八里莊街道相望。鄉域面積9.43平方千米。1949年,屬北京市第十三區。1958年,屬朝陽區幸福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南磨房人民公社。1983年7月,公社改鄉。1993年,設地……。 |
來廣營鄉位于朝陽區北部,鄉域面積26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14個居委會,常住人口22697人,其中農業人口8545人,居民人口14142人。來廣營鄉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望京新城和北苑小區座落南北,五環路橫穿東西,地鐵13號線縱貫南北,鄉村公路四通八達,415、409、707等路公共汽車發往四面八方。來廣營鄉近年來經濟發展迅猛,以服裝、食品、家具行業為龍頭的140家企業興旺發達。以朝來農藝園、朝來……。 |
懷柔區雁棲鎮地處燕山南麓,在懷柔城北3公里處,距北京城區60公里,111國道和范崎路縱貫鎮域南北,沙通鐵路橫跨東西,開通的京承高速公路使雁棲鎮成為北京的半小時經濟圈。雁棲鎮總面積154.1平方公里,地形南北狹長,山區、丘陵、平原呈階梯狀分布,境內林木資源和山泉水資源十分豐富,林木覆蓋率達80%以上,有山泉水源上百眼。全鎮轄21個行政村、1個居民社區,常住人口1.28萬人。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
龐各莊鎮明清隸屬順天府宛平縣,清駐巡檢司,曾為南路同知官署駐地,宛平縣八鎮之一,市肆繁華,有“六達之莊”美譽。境內有金?廣陽鎮遺址、薛營清真寺等。薛營清真寺為明時所建,清光緒年間重修,占地4畝,近年寺內建筑曾幾次修繕,其主體建筑大殿和山門仍保持原有風貌,1985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立磚木結構木枋1座,為直隸總督方觀承提議所建,為旌表崔文煜妻及其母于氏,今無存。……。 |
長陵鎮地處京北,距德勝門40公里,世界聞名的明十三陵有十二座陵寢在其轄區內。鎮政府位于十三陵之首―長陵所在地,“長陵鎮”因此得名。全鎮鎮域面積150平方公里,轄區內共有30個行政村,15000口人。具有京郊民俗旅游第一鎮稱號的長陵鎮,空氣質量一級,植被覆蓋率85%以上,環境優雅,景色宜人,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即有明陵的壯麗景觀,又有碓臼峪自然風景區、雙龍山森林公園、延壽寺、金珠峽、臥龍峽……。 |
我鎮位于平谷西南平原,南鄰河北省三河市,西連順義區,地處兩區一市結合部。鎮域面積45平方公里,下轄22個行政村,常住人口兩萬。交通便利運輸發達,已竣工的密三路南北縱貫全境,擬修建的京平高速路從城鎮中心橫穿而過,并設有出口,平谷唯一的地方鐵路終點站設在本鎮,完善的道路網絡,使本鎮成為平谷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平谷通向外埠的重要門戶。地理位置優越,我鎮南距102國道6公里,距北京建國門50公里,距首都機……。 |
峪口鎮地處北京市東北部,位于京、津、唐中心地帶,西鄰順義區,距首都北京50公里,距天津新港130公里。鎮域面積65平方公里,有耕地4.6萬畝,下轄20個行政村,總人口3.4萬。峪口鎮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600余年歷史,是京東最重要的中心城鎮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歷史古鎮煥發出勃勃生機,各項事業獲得長足發展,1999年9月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鎮,2000年至2003年連續四年被評為全國精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