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屬綏安鎮的葛后鄉。 新中國初期屬石榴區的葛后鄉,1958年9月為長橋公社的割后大隊,1984年改為割后村委會并沿用至今。 |
新中國初期屬十一區(長橋區)坑里鄉(1955年改為甘棠鄉)所轄,1958年屬長橋公社的溪內大隊。 1984年改為溪內村委會并沿用至今。 |
1934年設甘塘保(包括今甘棠、溪內,取甘園、塘仔2社社名各一字為保名)。 1940年屬長橫鄉所轄,1944年,長橫鄉改名長橋鄉,甘塘保改名甘棠保,意在改俗為雅。 新中國初期,甘棠屬十一區(長橋區)坑里鄉所轄。 1955年12月改屬官潯區甘棠鄉。 1958年9月,屬長橋公社的溪內大隊。 1961年7月從溪內大隊分出設立甘棠大隊。 1984年公社改為村。 1992年4月鄉改鎮,設立甘棠村,沿用至今。 |
1934年成立青果保,初屬長橋聯保,1940年屬長橫鄉(1944年改名長橋鄉)。 新中國初期,屬第十一區(長橋區)的下溪鄉,1955年撤銷第十一區,下溪鄉改為甘果鄉,改屬第一區(城關區)。 1956年10月,恢復為青果鄉,改屬官潯區,1957年2月屬長橋鄉的春豐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9月屬長橋公社的青果大隊,1984年9月屬長橋鄉(1992年2月改為鎮)的青果村,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
長橋與溪仔(今東升、友愛)在清順治年間為橫內保,康熙三十九年與橫口保合并為橫內口保。 民國前期實行里鄰制度(情況不詳)。 1934年起實行保甲制度,長橋為長橋保,初屬于長橋聯保。 1940年起屬長橫鄉(1944年改名長橋鄉)所轄。 新中國初期為第十一區(長橋區)所轄的長橋鄉;1958年9月屬長橋公社的長橋大隊;1984年9月屬長橋鄉(1992年9月改為鎮)所轄的長橋村,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
民國時期屬長橋鄉的長橋保所轄。 新中國初期屬十一區長橋鄉所轄。 1958年9月,在春光農業合作社的基礎上成立屬長橋公社的春光大隊,1984年改為春光村委會并沿用至今。 |
民國時期屬長橋鄉的長橋保所轄。 新中國初期屬十一區長橋鄉所轄,農業合作化時與南埔合為春光農業合作社,1958年9月屬長橋公社的春光大隊,1961年7月分為春光、潭陽兩個大隊,1984年改為潭陽村委會并沿用至今。 |
1940年屬長橫鄉的溪仔保,民國33年長橫鄉改稱長橋鄉,溪仔保與西邊保合并為溪西保。 解放初與友愛村、官潯鎮春建村同編為溪西鄉。 新中國初期溪仔屬十一區(長橋區)的庵內鄉。 1958年9月,在東升、友愛兩個農業合作社的基礎上成立屬于長橋公社的東升大隊和友愛大隊。 1984年9月東升大隊改屬長橋鄉(1992年改為鎮)的東升村,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
民國時期為長橋鄉的溪西保(含西邊社)。 解放初,為庵內鄉,屬十一區轄。 合作化時成立友愛生產合作社,公社化時改為友愛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友愛村委會并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