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遂寧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設立普安街道,將赤城鎮城南社區、成龍社區、映月社區、普安社區、竹林橋社區、梨園社區、華園社區、打鐵埡村、任家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普安街道管轄。 |
1950年為城關鎮。 1981年改赤城鎮。 1992年附西、附北、西華、上游4鄉并入。 1981年更名赤城鎮。 2019年9月1日,根據遂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蓬溪縣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遂府函〔2019〕96號同意保留赤城鎮。 |
1954年設新會鄉。 1961年改公社。 1983年改設鄉。 1992年上東鄉并入置鎮。 |
民國26年(1937)設文井鄉。 1953年設文井鄉。 1958年改公社。 1983年復設鄉。 1992年新林、普光2鄉并入改置鎮。 2019年9月1日,根據遂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蓬溪縣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遂府函〔2019〕96號撤銷新星鄉和羅戈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文井鎮。 |
清初設明月場,民國26年(1937)建明月鄉,1949年復設鄉。 1958年改公社。 1984年復改鄉。 1992年改置鎮。 2019年9月1日,根據遂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蓬溪縣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遂府函〔2019〕96號撤銷回水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明月鎮管轄。 |
1950年建常樂鄉。 1958年改公社。 1983年復設鄉。 1992年庭英鄉并入改置鎮。 |
民國26年(1937年)置天福鄉,1950年為天福鄉。 1958年改公社。 1983年復設鄉。 1992年先寧鄉并入改置鎮。 |
民國26年(1937年)置康家鄉,1952年在此設康家區,1956年康家區撤銷,康家鄉隸屬隆盛區,1963年改屬天福區,1966年改名紅江鄉,1985年改建為紅江鎮。 1997年12月,紅江鎮涪江河以西的文武、永和、夏家3個村和康益村的部分村民小組劃入大英縣。 |
清光緒時設回龍場。 1951年設回龍鄉。 1981年改為寶梵鄉。 1992年9月合并設鄉。 1995年10月遷鄉址建鎮。 2019年9月1日,根據遂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蓬溪縣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遂府函〔2019〕96號同意保留寶梵鎮。 |
民國時期,置大石鄉。 1950年,設大石區,后改鄉。 1958年改公社。 1981年更名為大石橋公社。 1983年改設大石鄉。 1992年大力鄉并入改置大石鎮至今。 |
1953年設吉祥鄉。 1958年改公社。 1983年改設鄉,1992年群力鄉并入改置鎮。 2019年9月1日,根據遂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蓬溪縣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遂府函〔2019〕96號撤銷群力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吉祥鎮管轄。 |
1950年設鳳鳴鄉。 1958年設公社。 1984年復設鄉。 1986年撤鄉置鎮。 1992年茅山、九層鄉并入。 2019年9月1日,根據遂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蓬溪縣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遂府函〔2019〕96號撤銷吉星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鳴鳳鎮管轄。 |
民國26年(1937年)置任隆鄉,1950年設任隆鄉。 1958年改公社。 1983年改設鄉。 1992年高升、東新2鄉并入改置鎮。 2019年9月1日,根據遂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蓬溪縣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遂府函〔2019〕96號撤銷黃泥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任隆鎮管轄。 |
民國26年(1937年)置集鳳鄉,1950年為集鳳鄉。 1958年改公社。 1981年更名為三鳳公社。 1983年改設鄉。 1992年高橋、旌忠2鄉并入改置鎮。 2019年9月1日,根據遂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蓬溪縣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遂府函〔2019〕96號撤銷金龍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三鳳鎮管轄。 |
清宣統年間設蓬南鎮,民國20年(1931年)置蓬溪第二區區暑,民國29年(1940年),置蓬南鄉,1950年為蓬南鄉。 1958年改公社。 1983年復設鄉。 1985年改置鎮。 1992年東升、惠民、勝利3鄉并入。 2019年9月1日,根據遂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蓬溪縣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遂府函〔2019〕96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