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曾先后屬城社汪家廟寨龍潭甲和北鄉太平社汪家廟寨,1912年-1927年間縣下行政區劃仍沿舊制,1932年及后屬六區(對峙河)汪家廟聯保龍潭保3甲,1934年-1936年間屬三區(羅家廟)汪家廟鄉龍潭保3甲,1937年后屬二區(茅塔寺)汪家廟聯保龍潭保3甲,1941年-1943年間屬縣政府直轄滄浪鄉龍潭保3甲,1947年及后屬滄浪區滄浪鄉龍潭保,1984年撤社建區后為樓臺大隊。 1984年-2001年改為樓臺村。 2001年7月、腰嶺村、老君埡村、樓臺村三村合并為樓臺村,村委會設在樓臺村5組。 后一直沿用至今。 |
1949年稱塔院村,1954年稱塔院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稱塔院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稱塔院大隊,1984年撤社建區時稱塔院村,隸屬樓臺鄉,2003年,泰山村并入塔院村,一直沿用至今。 |
1954年屬金星初級社,1956年屬金星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金星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時屬興旺大隊,1984年撤社建區屬樓臺鄉興旺村,2002年隨均坪村、齊心村部分并入興旺村,一直沿用至今。 |
1949年屬擋魚鄉,1954年屬竹園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屬竹園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竹大隊,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屬新山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時改稱為擋魚大隊,1984年撤社建區屬擋魚村,2003年風樓村、南溝村并入擋魚村,一直沿用至今。 |
1949年稱百家坪村,1954年稱喻家坡初級社,1956年稱喻家坡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稱百家坪大隊,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稱新建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時稱馬嶺大隊,1984年撤社建區時屬馬嶺村,隸屬樓臺鄉,2003年,喻家坡村并入馬嶺村,一直沿用至今。 |
1949年稱白蓮村,1955年農業合作化時稱白蓮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稱白蓮大隊,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稱新生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時更名為白蓮大隊,1984年撤社建區屬樓臺鄉白蓮村,2002年雷臺村、齊心村并入白蓮村,一直沿用至今。 |
1949年屬官坪村,1953年屬萬家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屬萬家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66年改為永紅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時屬官坪大隊,1984年撤社建區建小鄉屬官坪鄉官坪村,1987年撤區并鄉隸屬滄浪鄉,2001年隨滄浪鄉并入樓臺鄉,2003年對峙河村并入官坪村,一直沿用至今。 |
1955年稱安平初級社,1956年稱安平高級社,1958年稱安平大隊,1966年文革時期改為向東大隊,1977年撤區并社后又改名為鷹巖大隊,1981年竹政發10號文件通知更名為庵坊大隊,1984年撤社建區稱庵場村,隸屬于滄浪管理區,2001年高山村并入庵場村,隸屬于樓臺鄉,一直沿用至今。 |
1949年稱雙坪村,1955年稱雙坪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稱團結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稱團結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時稱塔坪大隊,1984年撤社建區稱塔坪村,隸屬滄浪管理區,2001年,塔坪村隨滄浪鄉并入樓臺鄉,2003年,原石板坡村并入塔坪村,一直沿用至今。 |
1955年屬安全、友誼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友誼大隊,1981年竹政發10號文件通知改為西坡大隊,1984年撤社建區屬西坡村,2003年體制改革后沙坪村、梁家村并入西坡村,其屬6組,一直沿用至今。 |
1949年屬鮑家保,1958年屬金坪大隊,1984年屬金坪村,2003年由洪勝、邵家、金坪三個小村合并,正式取名為金坪村。 一直沿用至今。 |
1954年為羅家廟鄉第九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稱羅家廟鄉第九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改稱治安公社二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改稱為治安大隊,1981年竹政發10號文件更名為安坪大隊,1984年撤社建區稱安坪村,隸屬滄浪管理區,1987年撤區并鄉,隸屬滄浪鄉管轄,1990年磨巖村并入安坪村,2001年隨滄浪鄉并入樓臺鄉,2002年傅家村并入安坪村,同年竹園村、滄浪村并入安坪村,其屬3組,一直沿用至今。 |
1949年屬新龍村,1954年屬廟灣初級社,1958年屬城郊區田灣公社同心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后屬三臺公社同心大隊,1981年同心大隊更名為廟灣大隊,1984年撤社建區時屬廟灣村,隸屬三臺鄉,2001年鄉鎮合并,屬廟灣村2組,隸屬于潘口鄉,2005,隨廟灣村并入樓臺鄉,后一直沿用至今。 |
1949年-1953年稱觀音村、太平鄉,1954年稱工農初級社,1956年稱第一高級社,1958年稱滄浪區三太公社一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稱三臺大隊,1984年撤社建區稱三臺村,隸屬三臺鄉,2002年,三臺村、青嶺村、水磨河村、漆場村合并為三臺村,隸屬潘口鄉,2005年,三臺村劃入樓臺鄉,一直沿用至今。 |
清同治年間屬溢水社紅巖寨,光緒年間屬西鄉太平社范家寨,民國前期(1912-1927年)其區劃建置仍沿舊制,1928年全縣始設區鄉(10個區180個鄉),1932年及后屬九區(溢水)范家聯保杏樹保,1934-1936年間屬七區(溢水)陳家河鄉杏樹保,1937年及后屬三區(保豐)陳家河聯保杏樹保,1941-1943年及后屬一區(保豐)溢水鄉杏樹保,1947年及后屬溢水區溢水鄉杏樹保,1953年屬興家村,1956年屬興家鄉,1958年屬滄浪區三臺公社六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屬三臺公社桐樹大隊,1981年竹政發10號文件通知更名為肖家溝大隊,1984年撤社建區時屬肖家溝村,2001年鄉鎮機構改革,隨三臺鄉并入潘口鄉,2005年隨寨坪村、梯子溝村、柳樹溝村、杏樹村、肖家溝村合并為肖家溝村,同年肖家溝村并入樓臺鄉,一直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