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子社區 據天啟《滇志》載:萬歷中,阿榮(鄧川知州)以八百眾護餉,征岳鳳。罕拔建隴川土城,故名城子。 |
2、城子村 隴川土司設城于原隴川師范學校駐地,稱“遮弄告”(傣語),即臭城。相傳,隴川土司官之妾(盈江吐司之女)突然身亡,盈江土司不允許埋葬,將尸棺置于土司堂中,并派兵護守,幾日后開始腐臭,滿城飄散,人們難以忍受就逐一遷離。遷離后首先建立的三個寨子賀姐、巷姐、南傘(現今城子村民委員會轄區內),后隴川土司也跟隨遷離到此并設置機構,取名城子。現村民委員會紅旗小區,故名。 |
3、曼冒村 “曼冒”為傣語,“曼”為寨,“冒”為新,即新寨,故名。 |
4、巴達村 “巴達”為景頗語,“巴”意為壩子,“達”意為戰壕。解放前因民族之間械斗,曾修筑過戰壕,取名為巴達。 |
5、撒定村 “撒定”為景頗族載佤語譯音,“撒”為走,“定”為穩。即穩定之意,撒定人自認為做事穩重,處理問題妥當而得名撒定。 |
6、姐烏村 “姐烏”為傣語譯音,“姐”為城,“烏”為名氣,即有名氣的城。 |
7、磨水村 “磨水”為景頗語譯音,“磨”為大,“水”為帶領,“磨水”即帶領大家之意,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