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遠鎮人民政府所在壩子傣語稱“勐臥”,意為鹽井之地。境內威遠江穿過,故此得名。 |
1950年三鄉合并,以永久合平之意命名,得名永平鎮。 |
原名振杏,意為石頭城之意。 |
民樂鎮原名“勐倮”,傣語意為“清代土司領地”。1950年,建鎮時以人民得到安居樂業之意,原“勐倮”改稱“民樂。 |
鳳山鎮原鎮人民政府駐地抱母井,“因有麟、鳳、龜、龍,四山環繞,又有鹽井”,民國期間以享有聲譽的丹鳳山為名,故名鳳山。 |
景谷鎮因轄區生態環境良好,青山綠水、景色秀麗,集鎮地處四周環山的谷地,故得名景谷。 |
安樂鄉并入碧嶺鄉,取碧嶺鄉開頭的第一個字“碧”和安樂鄉開頭的第一個字“安”,合稱為碧安鄉。 |
源于民國是期設立的益鄉鎮,1950年命名為益智,意為益鄉人民勤勞智慧的意思。 |
半坡鄉因鄉人民政府駐地半坡村得名。 |
“勐班”系傣語名,據清道光十六年(1860年)《威遠廳志》記載:九江土司嫁女與威遠土司,以地陪嫁,因名“勐班”。“勐”為地方,“班”為送給,意為陪送之地。又據傣族經文記載,古稱“勐班”為“班塔臘地”,意為圓形的壩子。當地傣族群眾認同后一個含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