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全市現代特色農業快速發展,走規;I化、標準化、產業化的路子,市農委在各縣區推薦申報的基礎上,會同市畜牧水產局、林業局、財政局認真審核評選,確定水湖鎮張祠村等87個專業村為我市第二批“一村一品”專業示范村。 |
張祠社區簡介 張祠社區位于水湖鎮西部,距縣城3公里,南與金瓦村交界,東臨廟崗村,北接裴戶村,西鄰蔣趙村。全村現有人口1360人,耕地面積3883畝,轄祠堂、魏莊、羅拐、小莊、藕塘、西郢、汪一七個自然村莊,12個村民組,設立黨支部1個,現有村干部5人,其中村。 近年來,張祠村大力實施產業結構調整,主要以種植業為主,水稻面積2000畝,草莓、蔬菜面積逐年增加,草莓面積達到1600畝,2010年人均純收……。 |
小崗村概況一、地理位置小崗村位于縣城水湖鎮東北部,緊挨合淮鐵路西側,與在建的合蚌高鐵相鄰。二、基本情況小崗村現有耕地1015畝,人口1342人, 340戶,其中農業從業人口835人。下轄8個村民組,人口主要集中在中部的崗南、崗中、崗北三個村民組。三、經濟條件小崗村素有種植蔬菜習慣,近年來,通過大力引導農戶發展設施農業,蔬菜種植產業漸成規模和特色,主導蔬菜品種的是萵筍。萵筍結束后,根據季節和市場需要……。 |
水湖鎮李楊村位居縣城東部,總戶數985戶,總人口4730人,耕地面積4700畝,轄李圩、張町、王謝、魏戶、熊灣、大小郭、郭圩、小楊、小徐等自然村莊,系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李楊村是省級新農村建設結構調整示范村,草莓、西瓜、蘿卜已成為該村的主導產品。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6145元,比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5185元)高26.4%,李楊村狠抓計劃生育工作,本著村自為戰,充分發揮計生協會作用,計劃……。 |
謝戶村簡介 謝戶村位于水湖鎮西北部,距縣城5公里,南與農場交界,東臨拐王村,西鄰周巷村,北接淮南。全村現有人口2600人,耕地面積3100畝,轄閆巷、旗桿、謝戶、新集四個自然村莊,18個村民組,設立黨支部1個,現有村干部3人,其中務工干部2人。近年來,謝戶村大力實施產業結構調整,主要以種植業為主,水稻面積1200畝,草莓、蔬菜面積逐年增加,草莓面積達到1200畝,2010年人均純收入6600元。村……。 |
梁莊村在雙墩鎮鎮區西北,東至羅南村,南至富水村,西至陶樓鄉,北傍馬廟村。村域面積5044畝,適合種植水稻、油菜、小麥、花生、玉米、山圩等農作物。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和外出務工為主,全村有17個村民小組,村委會設在第9村民小組。村內交通方便,東有合蚌高速鐵路和合水公路,南有富水路,村內村村通路長達6.5公里。村路貫通到各生產隊民宅前。全村現有果農3戶,果園2畝,養魚戶4戶,養魚塘200畝,綠化78畝……。 |
羅北村概況 羅北村位于雙墩鎮最北部,與雙墩鎮新集村、羅南村以及長豐縣下塘鎮相毗鄰,占地面積有991.2公頃,有28個村民組,共780戶,三千六百多人口。設有黨總支1個,黨分支2個,有黨員76人。羅北村以農業產業為主點,積極發展種植,養殖業,發展特色經濟,培養大概養雞大戶9戶,擴大養豬、養牛示范戶規模,發展規范養牛戶10戶,規模養豬戶8戶。并在我村建立非洲菊鮮切花基地,大量種植非洲菊,增加農戶的收入……。 |
涂郢社區位于吳山鎮北端,轄村民組28個,擁有耕地面積5375畝,全村人口數為3196人。村支部共設黨小組6個,擁有黨員76人。涂郢村是合肥市優質水稻、食用菌、林木生產基地。 涂郢村作為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嚴格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要求,努力發展新產業、改造新村莊、培育新農民、塑造新風貌,使全村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全鎮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初步探索了一條村……。 |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村莊內北有金雞崗頭,南有北份郢北崗頭,相接處是一個幾百畝農田的大沖,沖地正中是一道河,河上架了一橋,故得名橋沖村民委員會。解放前屬肥西縣崗集區青嶺鄉;解放后屬肥北社高塘支部;1958年撤銷鎮的建制,為崗集公社橋沖大隊;1961年建斗鎮公社,橋沖大隊屬之;1965年劃歸長豐縣,為長豐縣楊廟區吳山公社橋沖大隊;1968年撤區并社,為躍進公社橋沖大隊;1979年吳山公社劃出吳山鎮,從橋……。 |
位于杜集鄉的東邊,黃姓居民居多,故得名。明朝時期屬定遠縣杜集里;1949年1月10日定遠解放后屬定遠縣杜集鄉,東黃大隊屬之;1958年成立杜集公社,東黃大隊屬之;1965年境域劃屬長豐縣;1968年杜集公社并入“三忠”公社,東黃大隊更名為聯合大隊,屬“三忠”公社;1972年5月復置杜集公社,聯合大隊屬之;1979年改為杜集區杜集公社,聯合大隊屬之;1983年4月,聯合大隊更名為東黃村,屬杜集鄉至今……。 |
因其為居委會駐地,且杜姓居民居多,聚居于此,集市興起后得名杜集,故得名。明朝為定遠縣積善鄉杜集里;清朝為杜集保;1949年屬杜集鄉;1958年成立定遠縣杜集公社,杜集大隊、西崗大隊、段巷大隊屬之;1965年境域劃屬長豐縣;1968年杜集公社并入“三忠”公社,三個大隊屬之;1972年5月復置杜集公社,三個大隊屬之;1981年西崗大隊更名何巷大隊,三個大隊隸屬不變;1983年4月,杜集公社改杜集鄉,三……。 |
一、概況 朱巷鎮位于合肥市長豐縣中部,南距省會合肥市52公里,北距長豐縣城20公里,距華東能源城市淮南市40公里,鎮域總面積116平方公里,人口4.3萬人,合九公路縱貫南北,張義公路橫跨東西,呈“十”字形交通框架。向東20公里直上合徐高速出口,向西10公里直達206國道、25公里可上合淮阜高速羅塘出口。項目區涉及龐孤堆、梁圩兩個行政村,南北長約4600米,東西跨度約4500米,東至羊荒村黃灣村民組……。 |
東許村位于鎮區西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0.5公里,是朱巷鎮的北大門,西南方分別于梁山、朱巷、陳莊村接壤,東北部分別于龐孤堆、梁圩村相鄰,現有耕地面積4600畝,轄17個村民組698戶,總人口2960人。該村于2001年成立了黨總支,下設2個黨支部,11個黨小組,現有黨員66名。 本村水利條件優越,39支渠橫貫南北,東邊幾個村民組從永豐水庫提水,西邊有廢水河小型水庫,農業生產用水便利,村內設小中型電灌……。 |
蔡崗村位于義井鄉南部,有641戶,2379人,耕地面積3366畝。蔡崗村自09年開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嘗試種植草莓。并到向東村草莓標準化生產基地參觀學習;貋砗,由新前、新后兩個村民組率先進行嘗試。取得成功后,這兩個村民組農戶開始效仿。此外,我村部分村民嘗試飼養奶牛。歡迎各地朋友前來參觀!。 |
大郢村位于義井鄉西部,16個村民組,擁有652戶,2414人,耕地面積3268畝。大郢村自2009年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大棚蔬菜,并迅速發展至20畝。之后,該村又大膽嘗試養殖業,鼓勵致富能手甄圣寶飼養獺兔,張茂厚發展養雞。大郢村自然環境優越,有一處美麗的景點——金泰園。歡迎各地朋友前來參觀!。 |
陳劉村位于造甲鄉中東部,屬于典型的江淮分水嶺脊背地區,長白路沿江淮分水嶺南北向穿過該村。陳劉村北部、西部與造甲鄉宋崗村相連,東部與造甲鄉宗旱村接壤,南面和造甲鄉許圩村交界。全現有11個自然村莊,村共有人口3055人,其中0員73人,耕地面積5220畝。我村農民收入以棉花種植、發展各種養殖業、外出務工為主,收入逐年增加。植樹30余萬棵,每年養羊400余只,養鵝4戶達5000余只,養水牛近30頭,4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