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 |
赤水市(英文:cityofChishui拼音:chìshuǐ)。中文簡稱“赤”,英文簡稱“Chishui”。以紅軍長征途中“四渡赤水”而聞名。毛澤東曾經說過“四渡赤水”是他最得意的一筆。經緯度赤水位于東經105°36′35″、北緯28°17′02”之間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轄區赤水市下轄9鎮5鄉3個街道辦事處行政村100個行政村主要領導市長:張集……。 |
巫山,是重慶市的東大門,是游覽長江三峽的必經之地,是長江三峽庫區的重鎮。巫山歷史悠久,古跡紛呈,資源豐富。早在204萬年前“亞洲最早的直立人--巫山人”就在這里生息繁衍。巫山自然風光獨樹一幟。聞名中外的長江三峽,巫山擁有巫峽的全部和瞿塘峽的大部份。巫峽以幽深秀麗擅奇天下,峽深谷長迂回曲折,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屏列大江南北,尤以神女峰最秀麗。峽中那云雨之多,變化之頻,云態之美,雨景之奇,令人嘆為觀止……。 |
閬(làng)中市,坐落在四川東北部、嘉陵江中游,東枕巴山、西倚劍門、雄峙川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AAAA風景旅游區。物華天寶,文化厚重,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閬中幅員面積1878平方公里,總人口84萬,其中非農業人口23萬,城區人口約20萬。轄49個鄉鎮,3個城區街道辦事處。閬中地處四川盆地北緣,地勢西南低東北高,市區平均海拔328-888米,以低山丘陵地貌為主,亦有部分丘陵平壩地形……。 |
永嘉縣,系浙江省溫州市下轄縣,位于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下游北岸,東鄰樂清市,南與溫州市區隔江相望,西接青田縣、縉云縣,北連仙居縣、黃巖區。永嘉“八山一水一分田”,縣域面積2677.64平方公里,占溫州全市的1/4,是浙江第四大縣、溫州第一大縣,也是全國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中國文化旅游大縣、中國千年古縣、浙江老革命根據地縣。素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泵閥之鄉”“中國鈕扣之都”“中國拉鏈之鄉”“中國教玩……。 |
長沙縣位于湖南省東部,湘江下游?偯娣e1997平方千米?側丝74萬人(2008年)?h人民0駐星沙鎮,郵編:410100。代碼:430121。區號:0731。拼音:ChangshaXian。長沙縣是一塊美麗、富饒、充滿無限生機的活土,轄5個鄉,15個鎮,494個村,38個居委會。縣域面積1997平方公里。長沙縣位于省會長沙東郊,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有“三湘第一縣”之稱。長沙縣旅游資源豐富,勢頭強勁……。 |
石林,素有“天下第一奇觀”之稱的石林風景區。坐落在昆明南邊的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昆明城86公里。景區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疊水、長湖、月湖、芝云洞、奇風洞7個風景片區組成。全縣共有石林面積400平方公里,是一個以巖溶地貌為主體的,在國內外知名度較高的風景名勝區。所謂巖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巖石(主要是石灰巖)受水的溶解而發生溶蝕、沉淀、崩塌、陷落、堆積等現象,而形成各種特殊的……。 |
平江縣位于湖南省東北部,處汨水、羅水上游。東與江西省修水、銅鼓縣交界,北與湖北省通城縣和本省岳陽縣相連,南與瀏陽市接壤,西與長沙縣、汨羅市毗鄰。地理坐標為東經113°10′13〞-114°9′6〞、北緯28°25′33〞-29°6′28〞?偯娣e4118平方千米?側丝100萬人(2003年)。縣人民政府駐漢昌鎮,郵編:414500。行政區劃代碼:430626。區號:0730。拼音:Pingjia……。 |
凱里市位于貴州東部,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東西長51.7公里,南北寬44.3公里,總面積1306平方公里。市內有苗、漢、侗等民族。是一個以電子、輕紡、建材為主的新興工業城市,現為國家乙類對外開放地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市總面積1306平方公里,人口44.29萬,是一個以苗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是全國少數民族比重最大的城市之一;地理位置凱里市位于黔……。 |
江陰古稱暨陽,見諸文字記載的歷史有2500多年。晉太康二年(281年)置暨陽縣。南朝·梁紹泰元年(555年)廢縣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處長江之南,遂稱江陰郡,為江陰名稱之開始,下轄江陰、利城、梁豐3縣。此后江陰先后為郡、為國、為軍、為路、為州,建置幾經變化。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恢復江陰縣建置。1949年4月22日江陰解放,后屬蘇南行署常州專區。1953年改屬蘇州地區。1983年3月實……。 |
恩施市系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為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北部,清江中上游,東經109°4′48″~109°58′42″、北緯29°50′33″~30°39′30″。東鄰建始,西接利川,南毗鶴峰、宣恩、咸豐,北連重慶奉節。市人民政府駐小渡船街道辦事處市府路23號。恩施市地處鄂西南麓,地處長江之南、有八百里畫廊之稱的清江中游,是李克強總理先后兩次視察、寄望開展的……。 |
奉節歷史悠久,是一個文明古縣,歷代為路、府、州、郡治地。夏、商時為荊、梁二州之域,東周戰國時期秦置魚腹縣(公元前314年),屬巴郡。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公孫述筑白帝城。章武二年(222年),劉備敗歸白帝城,改魚腹為永安縣。唐貞觀23年,因旌表蜀丞相諸葛亮奉昭烈皇帝劉備“托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品質,改名奉節縣。以后,先后隸川東道、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區。1949年12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 |
東陽歷史悠久,公元195年(東漢獻帝興平二年)建縣制,迄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素有“婺之望縣”、“歌山畫水”之美稱,被譽為著名的教育之鄉、建筑之鄉、工藝美術之鄉和中國恐龍之鄉。屬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域,是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城市和浙江中部的歷史文化名城。東陽人文薈萃,英才輩出,孕育了北伐名將金佛莊、新聞先驅邵飄萍、科學泰斗嚴濟慈、植物學家蔡希陶等一大批仁人志士。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撤東陽縣……。 |
晉江地處福建東南沿海,因西晉永嘉年間,中原百姓避戰亂南遷,據江居住而得名。陸域面積64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95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21公里。1992年撤縣設市,轄13個鎮、6個街道,398個行政村(社區),戶籍人口123.25萬,外來人口115.64萬,2021年GDP完成2986.41億元、增長10.5%;財政總收入256.93億元、增長12.85%,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位居全國第4,城市投資潛……。 |
早在新石器時代,今大邑縣境內已有人類活動。夏、周時有古蜀。今大邑縣區域當時古蜀國地。周慎靚王五年,即秦惠更元九年(前316),秦滅古蜀國。今昔對比大邑縣區域當時為臨邛縣地。漢高祖五年(前202),平定巴蜀.今大邑縣區域為江原縣、臨邛縣地。西漢末年,王莽立國為新(9至23),臨邛縣改為監邛縣,江原縣改為邛原縣。后公孫述據蜀稱成家(25至36)。監邛、邛原縣名仍舊。東漢建武十二年(36)十一月,成家亡……。 |
寧鄉,治邑于三國,建縣于北宋。隸屬湖南省會長沙,是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縣,轄35個鄉鎮,384個村,總面積2906平方公里,人口132萬。寧鄉,地處湘中東北部、湖南“五區一廊”金三角地帶,是長沙通往湘中、湘北之要沖,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便捷的交通條件,處于長(沙)株(洲)(湘)潭金三角、武陵源、洞庭湖三大旅游圈連接地帶,東連古城長沙,西屏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南接韶山名人故里,北望浩淼八百里洞庭。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