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縣位于遼寧省西北部,地理坐標在北緯42°07'~42°51',東經121°53'~12258'。北鄰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和科爾沁左翼后旗,東接遼寧省沈陽市的康平、法庫兩縣,東南以清代柳條邊為界與沈陽新民市接壤,西南接黑山縣,西隔繞陽河望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彰武縣地處內蒙古南行的要沖,東北入關的咽喉,古來有"全遼管鑰"之稱。全境呈楓葉形,全縣總面積3641平方千米,南北寬79千米,東西長87.5千米。
【交通狀況】 彰武縣西南距阜新市78千米,東南距省會沈陽市93千米;距沈陽桃仙機場113千米,距通遼機場134千米;距錦州港214千米,距營口港192千米,距大連港394千米。彰武縣人民政府駐彰武鎮。彰武縣交通發達,大鄭鐵路穿城而過,直通遼西走廊,可直接到達北京、天津、上海、烏魯木齊。國道丹霍公路(G304)縱貫南北,京沈公路(G101)橫跨東西,開奈公路(G505)溝通內蒙古自治區、吉林省;省道法盤公路(S214)起于沈陽界(康平),止于繞陽河,與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相接,省道柏哈公路(S303)起于沈陽界(法庫),止于彰武縣哈爾套鎮;長深高速(G25)在彰武設彰武站,新魯高速(G2511)在彰武縣設彰武北站。通遼連接京沈客專快速鐵路、通沈城際快速鐵路運營快捷高效,彰武縣交通體系完備,地理位置、區位優勢凸顯。
彰武縣轄彰武鎮、哈爾套鎮、章古臺鎮、馮家鎮、五峰鎮、后新秋鎮、雙廟鎮、平安鎮、滿堂紅鎮、東六家子鎮、阿爾鄉鎮、葦子溝鎮、兩家子鎮、大冷鎮、前福興地鎮、興隆山鎮、大四家子鎮、四合城鎮、四堡子鎮、興隆堡鎮、西六家子鎮、大德鎮和二道河子鄉、豐田鄉,計24個鄉鎮(含1個民族鄉二道河子鄉)。享受民族鄉待遇鎮4個:東六家子鎮、西六家子鎮、大冷鎮、葦子溝鎮。
【土地資源】 彰武縣土地面積36.23萬公 頃,人均占有土地面積0.91公頃。全縣耕地面積18.56萬公頃,人均占有耕地面積0.47公頃,其中鄉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積0.54公頃。
【水利資源】 彰武縣水資源總量7.9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總量2.1億立方米(工程調控可利用量為1.31億立方米),地下水總量5.8億立方米(地下水位2米以下)。地下水可采儲量為40101萬噸,在全省14個市44個縣中彰武縣地下水可采余量最高。水資源可利用總量5.21億立方米。境內有柳河、繞陽河、養息牧河、秀水河四大水系,有鬧德海、大清溝等中小型水庫105座,水域占地面積1.97萬公頃,其中河流、水庫水面面積0.87萬公頃。
【電力資源】 縣城內有比較完備的輸變電系統,可承載一大批高耗能的工業項目入駐。經遼寧省氣象科研所等權威機構試驗論證,認定彰武境內全年平均風速為 3.8米/秒,最大風速達到38米/秒,極具開發利用價值。現已并網發電85萬千瓦,全縣還可利用風能裝機總量超過100萬千瓦。光伏并網發電11萬千瓦。
【農副產品資源】 彰武縣年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60萬噸,其中花生、黃豆等經濟作物年產量可達12萬噸。彰武縣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牛、羊、豬的飼養量排在全省前列。
【森林資源】 彰武全境森林面積13.67萬公頃,其中果樹面積1.01萬公頃。樹木30科54屬111種,森林覆被率31.5%,林木綠化率36.1%,年產水果4.5萬噸。活立木總蓄積量694.49萬立方米。彰武縣是“三北”防護林建設重點縣和“三北”造林管理試點縣。
【礦山資源】 縣域內有硅砂、珍珠巖、膨潤土、沸石、陶瓷黏土、磚瓦用黏土、高嶺石、螢石、石灰石、草炭、煤炭、地下水、礦泉水、金、銀、石油、瑪瑙、建筑石料等18種礦產。其中優勢礦種為硅砂、陶瓷黏土、草炭、沸石和煤炭。雷家煤田儲量2億噸,可持續開采53年以上。東北油氣分公司在彰武地區進行油氣勘探,在雙廟鎮二臺子村地下2700米處發現石油,經三維地球物理勘探探明,彰武雙廟、豐田、平安、五峰等鄉鎮石油資源儲量3000萬噸。
【旅游資源】 彰武縣境內低山、丘陵、沙漠、沼澤、森林各自成景,原生態景點眾多。有沙如臥雪、孤煙落日的大漠風光,有源遠流長的滿蒙民風民俗,山、水、林、沙構成彰武獨特的旅游景觀。已開發的旅游景點有8處:章古臺國家沙地森林公園、天下奇溝大清溝、東藏佛教圣地千佛山的摩崖造像和圣經寺、那木斯萊風景區、巨龍湖景區、鬧德海水庫、興隆山水庫、高山臺省級森林公園。
【野生動物資源】 彰武屬于遼寧西部低 山丘陵區,境內有森林、農田、平原、沙丘,又有河流、濕地等多種地理景觀,生態環境獨特,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各種鳥類225種,占全省鳥類資源種數383種的58.7%,其中夏候鳥11種,留鳥26種,冬候鳥106種,旅鳥82種。獸類有20種,占全省獸類資源總數42種的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