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優美
永陵鎮赫圖阿拉村地處長白山系邊緣,龍崗山南脈地帶,村莊環抱國家AAAA級景區赫圖阿拉城,旅游資源豐富。全村林地面積1866.7公頃,森林覆蓋率73%。清澈的蘇子河水自東向西穿流而過,輾轉流入渾河,匯入大伙房水庫,為沈撫人民提供了優質的飲用水源。這里空氣清爽、氣候宜人、綠樹成蔭、山青水美,真正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新農村。
文化底蘊深厚
赫圖阿拉村位于滿族發祥地-永陵鎮,有著深厚的滿族歷史文化底蘊,環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景區-赫圖阿拉城,赫圖阿拉城不僅因清太祖努爾哈赤出生于此享譽神州,更因這里曾是滿族第一國都而蜚聲海內外。作為后金開國的第一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座山城式都城,更是迄今保存最完善的女真族山城,是后金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的中心,被視為清王朝發祥之地,滿族興起的搖籃,在研究清前史、藝術、社會、文化、經濟等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
區域位置獨特
赫圖阿拉村依托獨特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現代旅游業,通過這一“無煙工業”來帶動全村經濟發展,并且兼顧了現代農業與特藝產業,實現了農、工、貿一體化全面發展的良好局面。赫圖阿拉村農家游年平均接待游客8萬人,直接帶動經濟增長240余萬元,F有企業4家,安置就業人員300余人。2012年,全村GDP達到1000萬元,村人均收入達到11037元。赫圖阿拉村通過其特有的經濟發展模式,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取得了物質文明和生態文明雙豐收,在赫圖阿拉村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村落的發展。
基礎設施健全
近年來,赫圖阿拉村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普及新能源,投資90余萬元,建成秸稈氣化站一座,確保了村里95%以上的人能使用上綠色環保新型燃料;新鋪設自來水管線8000余米,投資510余萬元,建成了北關、河北、皇寺三個自然屯的污水處理收集管網,完成室內改廁308戶,實現了村域自來水全覆蓋,上下水暢通無阻;鋪設巷道20公里,新建太陽能路燈100盞,方便了村民出行;水渠硬化1000米,護砌河堤1400米,投資460余萬元對城里新區進行大規模的美化、亮化、硬化改造,完成城里新村外城墻邊公園5000平方米綠化美化工程,建成一處2000平方米的運動休閑廣場,豐富了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通過這些工程建設,使赫圖阿拉村的村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村內各項基礎設施完備,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特色產業突出
赫圖阿拉村作為永陵鎮最具發展潛力的特色村寨,結合赫圖阿拉村的實際情況和區位優勢,以壯大集體經濟為抓手,大力發展集生態、旅游、文化發展為一體的特色產業。依托“旅游、文化”這一主題,充分發揮村里的山水資源、產業資源、農耕資源、民俗資源,發展新型農家游19家。因地制宜,改變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向特色、設施農業等現代化農業轉變,建成了黑木耳種植基地,成立了黑木耳合作社,目前赫圖阿拉村黑木耳種殖面積達到150畝。以股份制合作的方式發展新型項目,把零星的土地整合到一起,開發了集旅游、休閑、采摘為一體的“老城采摘園”項目。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的帶領下,赫圖阿拉村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截止到2012年末,全村GDP達到1000萬元,其中:第一產業總產值208萬元,第二產業總產值達到610萬元,第三產業總產值達到180萬元。人均收入11037元。產業的開發和轉型實現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和壯大,使村民得到實惠。
幾年來,赫圖阿拉村在永陵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積極開展各項工作,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村集體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村民業余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形成了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
2011年赫圖阿拉村成為遼寧省第一個實現污水管網統一收集、處理的村;2012年赫圖阿拉村被遼寧省愛國衛生運動委會評為“省級衛生村”。在文化領域,赫圖阿拉村被國家列為第一批滿族特色村寨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