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墓位于臨潼區紙李鄉南陳村東北。扁鵲,原名秦越人,戰國時名醫,創造切脈醫術,后遭秦太醫令李醯嫉妒而被殺。
20世紀60年代,此墓尚存直徑3米、高1.5米左右的丘冢,冢側植古柏一株,約70年代被平毀。近年臨潼縣又重修墓冢,包砌青磚,并建紀念館對外開放。
1992年由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春秋戰國時期渤海郡鄭(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由于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少時學醫于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李醯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 扁鵲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