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見書院,儀封鄉政府所在地,歷史上曾流傳孔子周游列國途經此處,當地鄉紳、學士邀請孔子逗留講學,并豎“請見夫子處”碑紀念。被清康熙皇帝譽為天下第一清官的張佰行,也在當地修建過請見書院,以弘揚儒家文化思想。隨著時代的發展,當地黨委政府為保護文化遺產、繁榮文化事業、挖掘本土文化資源、順應群眾的心愿、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促進現代文明,在儀封鄉豎孔子塑像,重建請見書院,以發揮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讓人民群眾享有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
1978年蘭考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占地約200畝。原有殘碑,碑文存一“請”字,七十年代,殘碑丟失,僅存遺址。
據明朝嘉靖萬歷《儀封縣志》記載:嘉靖間,知縣張瑩、谷鳳喈相繼建亭,刻“封人請見”語于石,立之亭中。
縣志《名官》中這樣記述:周,封人,儀掌封疆之官也。其人姓名不傳,因孔子過此,而請見焉。其所請教雖不可考,然而進見之時則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曾不得見也,其不絕于賢,有素矣”。既見之后,則曰:“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是能知圣道之不終廢,世道之不終亂,天意之不終忘,斯世可謂智足以知圣人,且知天矣,其賢而隱于下位者歟!”
《儀封縣志》中,明、清以來,地方官員,文人學士,歌詠,感嘆封人請見的文章、詩詞很多,間接記載了封人請見孔夫子的美好故事。
近年來,地方政府為了保存歷史記憶,開發地方歷史文化事業,多方湊集資金,在請見夫子遺址上重建封人請見碑亭一座,孔夫子石像一尊,請見書院一座,夫子飲泉處,夫子井等。遺址上廣種樹木花卉,綠樹林立,郁郁蔥蔥,花草飄香,遺址遂成蘭考一景。是文化遺址得到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的一處典范。
儀封鎮:儀封鎮位于蘭考縣城東12公里處,全鄉共有人口42000人,耕地面積近10萬畝.轄30個行政村,南鄰310國道,與商丘地區接壤,北依省道蘭曹公路,與220國道貫通山東.鄉級公路四通八達,隴海鐵路橫穿10余公里,境內有楊莊.內黃兩個車站,交通十分便利,程控電話覆蓋全鄉. 儀封鄉是個農業大鄉,糧食作物主要以小麥.大豆.玉米為主,小麥面積在5萬畝左右,年產優質小麥…… 儀封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