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香寺始建于順治十三年(1656年),由耕庵弘敏禪師卜基始創。耕香寺遺址位于奉新縣會埠鎮張坊村蘆田組。原名耕香院,史料中最早對耕香院的記載是康熙壬寅年(1662年)刊行的《奉新縣志》。耕香院幾經興廢,1939年被毀于大火,重建后土改時期被拆,墻基等地下結構尚存,出土有“耕香寺”款墻磚。
耕香寺引起眾多學者關注的原因,是明末清初畫家、書法家,清初畫壇“四僧”之一,中國畫一代宗師八大山人曾在這里隱居二十多年,這段歲月正是其思想和藝術風格發生重大蛻變的時期,其繪畫藝術的風格正是在奉新耕香院形成。八大山人在自己的詩中就說:“棲隱奉新山,一切塵事冥”。其畫作書作上使用的就是“耕香”印章。
2013年12月上旬促成寶峰寺代理住持衍真法師修復重建耕香寺,12月27日進行了項目簽約,總投資1.5億元。耕香寺修復重建以原址為基礎,以修復原貌為原則的要求,重建了耕香寺、佛塔、老年佛教培訓學院。
2018年八大山人的“雪衲”“傳綮”印章在奉新縣耕香庵遺址中被游客在后山中發現上報。經過國家鑒定專家的鑒定,這是目前世界上僅存的兩件八大山人的青田石印章,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