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三十年(1904),在哈拉烏蘇設治,同年改設七井子東,定名富平鎮。
1905年,始稱開興社,駐縣城東北,轄14個村屯,為開通縣所轄。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屬三區公所。
清宣統二年(1910),屬四區公所,同年改稱縣城區。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仍屬縣城區。
1927年,縣城5千米方圓劃為一區。
東北淪陷時期,縣城改稱開通街。
1934年3月,第一區駐縣城,無轄村。
1938年12月,實行街村制,縣城設于開通街,轄5個區。
1946年1月,開通縣建立民主政府,城區稱一區。
1947年3月,設城區,轄7個街。
1949年3月,將城區改稱一區,轄7個街。
1951年5月,一區7個街改為繁榮、工建、勝利、保民4個街。
1956年3月,一區改稱開通鎮,設3個街,鎮政府駐開通縣城。
1958年10月16日,將開通、瞻榆合并為通榆縣,駐通榆鎮,同年11月,又改稱開通鎮。
1960年,開通鎮復稱通榆鎮。
轄南康、北慶、勝利、工建4個街。
1981年,全國地名普查時,因火車站名為開通站,故恢復原名開通鎮。
1983年3月1日,正式復稱開通鎮。
2002年3月21日,撤銷永青鄉,劃歸開通鎮。
2003年9月,撤銷5個街道辦事處,成立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2005年2月,撤銷七井子、羊井2個鄉,劃歸開通鎮。
2012年將9個社區整合成5個社區。
歸通榆縣所轄。
名稱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