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原名立馬山,秦朝番君吳芮曾登山立馬,故得名。環山四周,山勢逶迤,蜿蜒呈五龍奪珠之狀,自唐代始易名為珠山,距今1400多年歷史。珠山區位于江西省東北部,東北與浮梁縣毗鄰,西南同昌江區接壤,昌江自北向南縱貫全區,是景德鎮市的中心城區。行政區劃面積111平方公里,轄1個鎮、9個街道,常住人口38萬人。
珠山是文化文創圣地。千年窯火生生不息,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窯史、600多年的御窯史,呈現過“村村窯火,戶戶陶埏”的盛況,創造出無數“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的精美瓷器。明代吳昊的“流霞盞”馳名天下,青花大王王步、雕塑家曾龍升的精湛技藝,近代“珠山八友”的揮毫潑墨、淹貫百家,為珠山增添了靈性與魅力,將一個江南小鎮推向世界。源遠流長的歷史給珠山積淀了許多寶貴財富,現有御窯廠、湖田窯等172處歷史文物,全市6個歷史文化街區有5個在珠山,陶瓷遺跡遺存遍布大街小巷。
珠山是生態生活福地。地處黃山、九華山、廬山、龍虎山、三清山、武夷山、鄱陽湖、千島湖“六山兩湖風景區”的中心,水質常年保持在二類以上,集中式飲用水達標率100%,三寶境內森林覆蓋率高達98%。景德鎮北站坐落珠山區境內,九景衢高鐵、皖贛鐵路穿境而過,九景高速、杭瑞高速、景鷹高速等公路網四通八達,秀麗昌江300噸級船舶直通長江,羅家機場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十幾個城市航班,形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
珠山是創新創業高地。2萬多名海內外“景漂”“創客”人才在珠山創新創業,景德鎮陶瓷大學、中國輕工業陶瓷研究所、景德鎮陶瓷研究院等一院兩所三校坐落珠山,每年數以千計的大學畢業生涌入就業市場,為萬眾創新注入新鮮活力。近年來,相繼打造樂天陶藝、陶溪川、九集小鎮、三寶谷市等集市,吸引超500家商戶及1000個攤位入駐,為大眾創業搭建廣闊平臺。僅九集小鎮提供的就業崗位達3000人以上,日均客流量達2.5萬人次以上,年營業額總值超10億元,成為景德鎮地區“抖音熱搜榜第一名”“人氣排行榜第一名”,是來景游客的必打卡地之一。
珠山區堅持以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為統領,堅持高質量推進五區共建、高標準拓寬四大路徑、高效率鍛造三大指揮體系,擔當實干,提質加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瓷都先行區。2021年,多項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市前列。“夜珠山”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珠山區獲評江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區、文化產業重點縣(市、區),三寶國際瓷谷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全國版權示范園區(基地)。
珠山區位于江西省東北部,東北與浮梁縣毗鄰,西南同昌江區接壤,昌江自北向南縱貫全區,是景德鎮市的中心城區。行政區劃面積1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萬人,轄1個鎮、9個街道,13個行政村、56個社區。
2021年,珠山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6.3億元,比上年增長8.7%,兩年平均增長6.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372萬元,比上年增長5.9%,第二產業增加值532273萬元,比上年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2021486萬元,比上年增長9.3%。三次產業結構比為0.4:20.8:78.8,其中,第一產業占比無變化,第二產業占比提高0.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比降低0.4個百分點。
2022年上半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8%,全市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38億元,增長5.1%,全市第二,其中,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24.9億元,增長21.6%,全市第一;商品房銷售面積21.1萬平方米,增長3.8%,全市第一;工業投資增速58.1%,全市第二;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87.9%,位列全省第二,紅榜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