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巖鎮位于弋陽縣中南部、信江南岸,素有弋陽“南大門”之稱。全鎮國土面積11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5萬畝,山林面積5725公頃。下轄8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1個國營墾殖場,總人口3.2萬余人。有基層黨支部15個,國有、民辦等各類學校11所。近年來,隨著我縣“城南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縣委、縣政府、縣工業園區等18個行政事業單位相繼南遷到南巖境內,南巖鎮已成為弋陽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2005年全鎮有個體私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476戶,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2196萬元,財稅收入1016萬元。
南巖鎮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境內蘊藏著豐富的金、銅、錫、鈾等礦藏,尤以金礦儲量較為豐富,我鎮現有縣辦金礦一座,還出產紅石、沙石等建筑材料。320國道、311高速公路、樂江線省道以及方志敏大道縱貫全鎮,形成“¥”字型交通網絡,交通便利,區位優勢十分明顯。自然景觀有龍門湖、白馬洲等,人文景觀有江南第一佛窟——南巖佛窟(南巖寺)、雙巖寺、安樂寺等。
改革開放以來,我鎮依托自身優勢,運啟民力,巧借外力,主攻工業,優化農業,繁榮服務業,全鎮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工業企業蓬勃發展,積極招商引資,廣納賢才,現初步形成了以食品、醫藥產業為主導的國道口工業小區,和以銅材加工、精密鑄造、建材加工為主導的320沿線工業帶兩個產業集群,個私經濟發展較快。目前全鎮有大小企業26家,其中固定資產超過百萬元的企業22家,落戶在鎮工業園區內的有16家,進駐了縣工業園區的有4家。農業上圍繞“依靠科技增效,調整結構增收”的思路,依托豐富的資源優勢,不斷調整產業結構,現已逐步形成了水南、貞畈千畝蔬菜基地、旗山2000畝優質大米種植基地、寶峰50萬筒食用菌基地、栗橋、南巖500畝大棚西瓜基地等一批效益較高、市場競爭力較強的特色農業,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
1999年以來,南巖鎮在全縣經濟目標管理綜合考評排名一直居前位,計生、綜治、武裝、宣傳等工作連年被評為先進單位。獲得市級獎項有:全市個私經濟工作先進單位、上饒第一屆(1999——2000年度)文明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發展民營經濟先進單位、防止非典型肺炎工作先進單位、綜治工作先進單位、鄉鎮“三民好班子”、首屆全市農村老年“國旅杯”門球賽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