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水南街道,位于上饒市信州區信江河以南,地轄信州區城區信江河以南城區與城郊,東與靈溪鎮、朝陽鄉接壤,南與朝陽相鄰,西以豐溪河為界與茅家嶺鄉相望,北以信江河與東市街道相隔。面積:8.3k㎡ 人口:40117人 郵編:334000 代碼:361030001
水南街道辦事處駐水南街。
水南街道位于上饒市信州區信江河以南,地轄信州區城區信江河以南城區與城郊,東與靈溪鎮、朝陽鄉接壤,南與朝陽相鄰,西以豐溪河為界與茅家嶺鄉相望,北以信江河與東市街道相隔。街道轄區總面積8.75平方公里,下轄上灘頭社區、下灘頭社區、豐溪路社區、水南社區、勞動路社區、文通巷社區、書院路社區、豆芽巷社區等8個社區居委會,3個村委會,總人口4.36萬人。
轄區內自然環境優越,人文氣息濃厚,地理環境山水形貌兼備,城區或處山水懷抱,或依山濱水而迤邐,背倚黃金山、云碧峰國家森林公園,信江與豐溪河在此交匯,適宜人居。水南街道集中了上饒歷代最富文化氣息的眾多歷史文化遺跡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聞名的有明代楊時喬府第、信江書院、黃道烈士墓、上饒專區革命烈士紀念碑等;現代則相對集中了市級的科教文衛機構。近年來市區兩級加快了水南街以人文特色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為方向的城市建設與改造,水南街道側重于發展成為文化型的街區正呈現出新的面貌。
水南街道堅持以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區的總體目標指導社區建設工作,確定了“依托山水環境兼備,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獨特的地域特點,加強以完善社區基礎設施和為發展城市經濟創造條件為目標的重點項目建設,提高街道投入各項建設的能力,把水南發展成為以旅游、休閑、購物為特色,宜居創業的城區商貿副中心。”的工作思路。改進工作,創造凝聚人心,謀事干事的工作環境,極大地調動了全體干部的積極性,街道上下“謀發展、干實事”的氛圍濃厚。街道致力于不斷拓寬社區工作新領域的大膽嘗試與創新,社區建設工作取得了較大成績。目前,街道正瞄準“立足文化積淀深厚和環境優越的兩大優勢,積極發展街道城市經濟,創造宜居創業的新街區”的目標,以全新的姿態,積極的措施,推動社區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社區發展目標明確:近年來,水南街道確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的社區建設目標和措施,社區建設工作切合水南街道的實際,定位高,目標實,有步驟地推進社區建設。立足發展城市經濟,不斷激發街道和社區的經濟活力。社區工作做到了以人為本,發揮社區基層自治組織管理社會事務的基礎作用,大力發展社區服務體系,增強社區建設與社會生活的結合度。有效地支持和配合了中心城區建設,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優化城市經濟的發展環境,以促進水南街道社會經濟的發展。
社區黨建揚優成勢:街道努力構建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社區黨員為主體,駐社區單位黨組織和社區全體黨員共同參與的社區黨建新格局,充分整合社區黨建工作資源,促進和諧文明社區建設。在社區成立了社區互助服務站,建立黨建工作項目制。并根據社區黨員的年齡、結構層次,采取分類管理辦法,對社區黨員實行“底線”管理;對流動黨員實行“累計積分制”管理;對離退休管理實行“臺帳”管理,對在職黨員實行“雙向”管理。通過建立黨員責任區,推行樓座黨員公示制、設崗定責等,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并培育一大批社區文藝團體,發展社區文化事業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倡導新的社會風尚。
工作亮點:社區建設穩步實施:水南街道在社區建設工作當中遵循著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改進的方法,有效落實各項社區建設任務,搞好社區亮點建設并吸取外省先進地區社區建設的先進理念,認真研究和規劃全街道社區建設.
社區服務日趨完善:水南街道充分立足本職,突出社區工作重心,把工作重點和社區服務下沉到社區,不斷豐富社區建設要素,增加服務范圍,促進社區服務貼近群眾,構建新型社區服務體系,目前,街道在各社區共設有便民利民服務站(點)共46個。針對水南城區人口相對集中的特點,街道建成了總面積約500平方米的水南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安裝了大型電子顯示屏,觸摸屏,電腦,空調等,服務中心的各項服務功能全面實行了微機管理,提高為民服務效率。
社區管理規范有序:街道加強社區服務管理,延伸社區服務平臺功能,充分發揮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居委會服務站、街道流動人口之家等社區網絡作用,建立社區服務系統和子系統。由街道、社區、商戶按照指導與協助,服務與監督的原則,使社會化服務與社區居民的現實需求相適應,建立引導、指導監督和淘汰機制,形成社區牽線搭橋—商戶服務—居民方便的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