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坊村委會位于曲瀨鄉的東部,瀘、禾水河畔,轄10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38戶,人口1380人,耕地面積1400畝,其中水田1234畝,水面150畝,人均擁有耕地面積約1畝。
近年來,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及掛點單位的大力扶持下,村兩委班子根據彭家坊村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同心同德,與全體村民攜起手來,共建美好家園。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一是下大力改善水利基礎設施建。彭家坊村大部分耕作依靠堤灌,水渠陳舊老化,水資源浪費大耕作成本高。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村兩委班子通過各種途徑籌資,對全村水利基礎設施進行了興建、維修和加固,全村有現有抗旱井32口,大大改善了農業耕作條件,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
二是籌資40余萬元,完成瓦橋至彭家坊的村道建設,全長1.85公里;籌資3萬余元,完成彭家坊村支線建設,這不僅是一條群眾出行的方便之路,更是拉動彭家坊村經濟發展的致富之路。
三是籌資1萬余元補貼農戶,使全村100%的農戶安裝了有線電視和通村電話,豐富了農民的文化生活,加強了與外界的信息溝通,拓寬群眾的致富門路。
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多種經營齊頭并進。
籌資10.5萬元將幾口零星水塘綜合開發,發展成一個水面達32畝的水產養殖場,通過向外招租引進特色養蝦產業,不僅大大增加了村級集體經濟的收入,還起到了以點帶面,帶動群眾發展特色養殖的積極作用。
隨著中央惠農政策的實施,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思想觀念也不斷更新,通過政府積極帶動、引導,致富能手不斷涌現,近兩年發展運輸專業戶10多戶,個體工商戶10多戶,診所2家,私人米廠2家,磚廠老板10多個,水面養殖戶8家,養豬專業戶5家,其中規模較大的劉憲文年出欄500余頭,獲純利近10萬元,農民致富信心倍增,出現了你爭我趕的良好局面。
三、致富不忘建設,共同創建美好家園。
群眾日子富裕了,思想觀念也在悄悄的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建設新農村的熱情日益高漲,大家積極行動,紛紛集資,踴躍捐款,率先在康家村拉開了新農村建設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