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為百越之池。
戰國時屬楚。
秦屬揚州九江郡。
漢高帝六年(前201),屬豫章郡。
東漢永元八年(96),屬豫章郡。
三國吳太平二年(257),屬臨川郡,隸江州。
南朝梁普通三年(522),屬江州:太平二年(557),屬高州。
隋開皇九年(589)廢郡擴州,屬撫州。
唐武德五年(622),隸屬洪州總管府。
天寶元年(742),屬臨川郡。
北宋開寶元年(968),屬撫州軍。
南宋紹興元年(1131),屬撫州軍。
元至元十三年(1276),屬撫州路,屬江西行中書省。
明洪武元年(1368),屬撫州府:正德七年(1512),析臨川縣長壽、移風、遵化、安寧、延壽、崇德鄉,金溪縣延福鄉,饒州府安仁縣(今余江)云錦鄉,余干縣習泰鄉及南昌府進賢縣崇信鄉設東鄉縣,隸屬撫州府,轄10鄉210里又三甲。
清順治二年(1645)至清末,隸屬撫州府。
1912年冬,廢除府和直隸州,省直轄;1914年,江西省設道,隸屬豫章道;1932年,江西劃分13行政區,隸屬第五行政區,區治臨川縣;1935年全省縮減為8行政區,隸屬第七行政區,區治南城縣。
1949年5月14日,成立東鄉縣,隸屬貴溪專區,轄6區19鄉;9月,貴溪專區并入上饒專區,屬上饒專區。
1950年4月,轄6區、81鄉,屬上饒專區。
1952年5月,劃分為8區,轄1鎮(孝岡鎮)、86鄉,屬上饒專區。
1956年4月,轄27鄉(鎮)。
1957年,轄25鄉、1墾殖場。
1958年,轄12公社、3墾殖場(含省屬紅星墾殖場)。
1959年,轄7墾殖場、1鎮、11公社。
1961年,設置區工作委員會,轄7區。
1962年底,撤銷區工作委員會。
1963年,轄20公社、3政場合一的墾殖場。
1964年,轄14公社、3墾殖場,屬上饒專區。
1968年7月,改屬撫州地區。
1974年,轄4鎮、14公社、5墾殖場。
1984年6月,撤銷公社,建立鄉政權,各墾殖場作為經濟實體,不再列入行政建制,就近歸各鄉鎮。
1985年,轄4鎮13鄉。
2000年10月,撫州地區撤地設地級市,隸屬撫州市。
2005年,轄孝岡、小璜、馬圩、圩上橋、詹圩、崗上崗上積、楊橋殿、王橋、黎圩9鎮,珀圩、虎圩、鄧家、瑤圩4鄉,及紅光墾殖場、紅星墾殖場、紅亮墾殖場、甘坑林場。
2016年11月19日國務院批復撤銷東鄉縣設立撫州市東鄉區,2017年3月6日,撫州市東鄉區正式掛牌成立,隸屬撫州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