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通過股田制,讓老百姓的種地問題解決了。在群眾的社會保障方面,村里給老百姓每個人一年墊付100元的醫療保險,今年或明年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爭取把老百姓的養老保險錢給墊付,把老百姓的福利待遇提高上去,使老百姓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依。”棠張鎮躍進村支部書記陳善成說。多年來,躍進村“兩委”干部團結一心,大干快上,全力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去年躍進村人均純收入達16000元左右。
農業強村
正值冬季農閑時節,但在躍進村設施蔬菜大棚內卻是一派繁忙的景象,農戶正忙著嫁接黃瓜苗。村民陳孝坤給記者介紹說,因為我們這是個老菜區,連年種植黃瓜苗容易死亡得枯萎病,運用嫁接的方式,把黃瓜苗嫁接到南瓜根上面之后,南瓜的根抗寒,根系發達,嫁接后能提高抗病能力,提高產量。
近年來,躍進村圍繞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加大產業調整力度,發展設施蔬菜產業,目前有設施蔬菜種植面積2000畝,已成為遠近聞名的蔬菜種植專業村,2011年被列為國家級農業示范區。2008年投資500多萬元新建了13000平米的鋼結構大棚市場,真正實現了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鏈。2013年全村蔬菜銷售量突破4500萬公斤,收入達2600萬元。
“我們躍進村股田制面積是2500畝,從去年整個一年的經營情況來看,去掉化肥、農藥等各種成本,盈利大概在70萬左右,其中投資50多萬元購買了糧食烘干設備,另外20多萬塊錢按照給老百姓簽訂的合同,按照每一畝50塊錢給老百姓進行二次分紅。”陳善成說。
在上級領導的支持下,2013年躍進村更是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敢于嘗鮮,成為江蘇省首批進行股田制經營示范村,實現全村2500畝糧田經營權的流轉,1200戶農戶,100%加入合作社。實行股田制以來,通過統一科學規劃,“集散成塊”,躍進村節約土地約200畝,節省勞動力2300人,每畝節約農資投入250元。入股社員不僅每年可參與合作社的糧食分配,還可以參與合作社的二次分紅,此外還通過外出務工獲得收益,人均年增收約3000元。農民不用只靠種地收入來維持生活了,打工的人越來越多,躍進村開始組織農民再就業培訓,將節省的勞動力加以技術培訓,讓其走上二三產業的工作崗位。
和諧穩村
來到躍進村老年活動室,記者看到幾十名老人正在讀報,村里老人說,自從有了老年活動室,老年人沒事可以聚在一起讀報,不僅了解了國家大事,還知道了很多健康知識。在幫助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同時,躍進村也積極地為廣大群眾提供精神食糧。投資160萬元建造村部辦公樓,包括乒乓球室、棋牌室、健身康復室、黨員活動室,可容納100多人活動使用。成立了圖書10000多冊的農家書屋,建有3000平米籃球場。躍進村還成立了躍進村村民劇團,組織村民利用春節、晚上空余時間自發排練地方戲,進行文藝演出,成立了躍進村戲劇文藝劇團、躍進村老年活動室、農家圖書室、婦女腰鼓隊、廣場舞蹈隊,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群眾參與積極性較高,反響也較為熱烈。其中固定參與成員超過300人,不僅豐富了村民的業余生活,而且改善了村民的精神面貌。
在完善村民福利保障方面,躍進村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共享,從2010年開始利用集體資金為村民墊付新農合保險費用,至今連續幾年共投入120萬元。墊付機耕費共計40萬元。投資300萬新建了一個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敬老院;投資300萬元新建村內幼兒園主體教學樓。此外,為了補助因病致貧的村民,躍進村針對因重大疾病住院的村民還進行了大病救助,對于一次性住院超過萬元以上的,對于醫保報銷后可再到村里申領按照10%比例的大病救助金,讓困難群眾安心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