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縣孫園鎮位于風光秀麗的洪澤湖西岸,縣城東郊,東隔濉河與洪澤農場相望,西接石集鄉、青陽鎮,南與半城鎮、陳圩鄉毗鄰,北與濉河、原大樓鄉相呼應,鎮政府駐孫園居委會,距縣城18公里,青臨路貫穿全境,水、陸交通便利。全鎮總面積10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161.7公頃,轄18個村(居)委會,268個村民小組,人口近5萬,是泗洪縣東南片七個鄉場鎮的中心。1996年該鎮在蘇北率先實現了鎮村道路“柏油化”,鎮區全面實現了硬化、亮化、綠化、美化、凈化,并建成了孫園、洋井、只頭、崔集、車路口五個農貿市場,1997年分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江蘇省科學技術委員會授予“全國民政工作優鄉鎮(街道)”和“江蘇省科學技術先進鄉鎮”,1999年被0宿遷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首批小康鄉鎮”,2000年3月授予“宿遷市新型示范小城鎮”,2004年先后被宿遷市-委員會、0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授予“宿遷市衛生鎮”和“全省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集體”,2005年2月被江蘇省農林廳授予“全省糧食生產先進鄉鎮”,3月被0宿遷市委、宿遷市人民政府授予“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鄉鎮”。
孫園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在戰火紛飛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年代,這里是紅色的土地,也是革命老區。淮北行署黨委曾設立于該鎮的張塘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彭雪楓、鄧子灰、張愛萍、江上青等都曾率部在這塊土地上戰斗、工作和生活過;著名的淮北中學就建立在洋井村,這所學校集教學、訓練、戰斗、組織群眾支前于一體,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部隊指揮員和地方黨、政領導,他們為中華民族的崛起作出了特殊的貢獻。這里的人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踴躍參戰、積極支前,涌現了象杜大娘(許愛民)等支前模范。近年來,勤勞智慧的孫園人民,因地制宜,發揮優勢,使古老的孫園面貌從根本上得到改觀。200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55億元,工業總產值5.7億元,財政收入3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39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