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城位于縣城東20余公里處的麻岔鄉司城村。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因是土司王朝八百年統治的古都,亦稱司城、老司城。土司時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十分繁華。百姓流傳,老司城分內羅城、外羅城,有縱橫交錯的八街十巷,人戶稠密,市店興隆,史書有“城內三千戶,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鎮,萬里之邊城”的記載。清貢生彭施鐸作《竹枝詞》贊“福石城中錦作窩,土王宮畔水生波,紅燈萬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老司城留存遺址很多,現成為游客、專家、學者了解研究土家族歷史和文化的珍貴的人文景觀。主要有祖師殿、彭氏宗祠、土司德政碑、翼南牌坊、土司地宮、土司古墓群等。地址:湖南湘西州永順縣老司城村開放時間:8:00-18:00。交通:從張家界
老司城擺手堂位于永順縣靈溪鎮司城村老司城遺址內,原位于距此約500米處的紫荊山麓雅草坪。建造年代不詳,傳說是土司遺物。據當地人回憶,擺手堂是20世紀60年代復墾造田時移至今址的。擺手堂主體建筑三層,面闊5.63米,進深7.57米。共設六柱結構到頂支撐歇山小青瓦屋面,脊高12.8米。豐體兩側及后面有配廂,配廂為披檐結構,系一層單坡屋面。兩側配廂開間均為2.90米,進深與主體相同為7.57米。后面配廂進深3.30米,開間與主體相同為5.63米,供上下樓交通用。二樓后置木梯上三樓,梯間進澡為1.92米,中間休憩室進深4.50米,前置護欄陽臺,陽臺寬1.15米,系土司節慶時觀摩表演、訓話等活動的場所。頂層0系抬梁起扇,進深開間均為3.57米
老司城祖師殿位于永順縣老司城(今司城村)太平山南麓,距老司城約二公里。始建于后晉天福二年(917年),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重修。前臨靈溪河,后靠太平山,景色優美。祖師殿為當年老司城五大廟宇之一,是老司城目前保存下來的最完整的古建筑。主體建筑有祖師殿、皇經臺和玉皇閣,三座殿堂坐落在同一條軸線上,沿著陡峭的山坡層層而上,重重疊疊,殿閣飛檐,蔚為壯觀。據《永順縣志》記載,“祖師殿在舊司城,晉天福二年建正殿”,正殿祖師殿現存建筑為明代遺構。重檐歇山式屋頂,上布小青瓦。屋角起翹較為平緩,戧脊上排列走獸。大殿面闊五間,寬16.9米,進深13.0米,脊高9.9米。明間屋架為九架抬梁式,猶以金柱和檐柱之間的乳栿、剳牽做法特殊,留有古風
老司城子孫永享牌坊位于永順縣老司城南面若云書院前的雅草坪,建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上刻“子孫永享”四字,系明廷為表彰第26代土司彭冀南率土兵抗倭有功而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明朝官兵對進犯東南沿海的倭寇屢戰不勝,年僅18歲的土司彭冀南,受朝廷之命率五千土兵奔赴江浙一代抗擊倭寇。土兵善使鉤刀,隊列靈活,驍勇善戰,王江徑一役殲敵一千九百余人,《明史》稱:“自有倭寇以來,東南用兵未有逾此者,此其第一功云。”彭翼南因此受到朝廷嘉獎,賜服三品,授昭毅將軍,立“子孫永享”牌坊以昭紀。歷史上的土司均有數量不等的軍隊,俗稱“土兵”,都是從勇士中精選出來的。當時還有這樣的說法,“湖廣土兵,永順為上,保靖次之,其兵甚強。”明代,
土王祠位于永順縣靈溪鎮老司城村。它是古代老司城中土司王宮殿的一部分,位于宮殿的最后一進,專門供奉土司王的歷代先祖。土司王宮的其他建筑均已毀棄,僅存這座土王祠。現存建筑始建于明代,清代重建。土王祠建在高高的臺基之上,分為兩進,前進為大門和耳房。大門全木結構,木屋架、木板壁,入口處凹進,兩旁向前突出,下部木柱架空,呈吊腳樓狀,長長的臺階直通大門。耳房用青磚砌筑,兩層,開方形窗洞。這一部分建于清代,門窗線腳等處帶有西洋風格。前進和后進之間有一狹長的橫向天井,天井正中立一塊石碑。碑后面為正殿。正殿高大寬敞,梁柱粗壯。進門的屋宇設有附梁,上面刻文字,記載著修建匠人的一些情況。正殿挑檐枋做法特殊,不是插入柱頭,而是搭在額枋上承挑屋檐。金柱與檐柱
時代:商、周不二門遺址,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城城南一公里處的猛洞河邊,是猛洞河風景名勝區的北大門。是商代、周代時期的古遺址,遺址于1986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時被發現,總面積為76560平方米。遺址平面為橢圓形,由巖窩遺址、洗心池遺址、虎字巖遺址、摩崖石刻遺址、蚌殼巖遺址、強盜洞遺址、老鷹洞遺址、松柏古道遺址等22處洞穴或石廈組成。遺址對研究湘西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發展史具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為研究湘西地區西周時期古人居住、生活及生存方式提供了實物例證。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永保縣革命委員會舊址地址:永順縣靈溪鎮時代:1934年
永順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永順縣靈溪鎮城北社區協操坪內。該碑為大青石建成,高16米,碑正面題有“革命烈士紀念碑”,兩側有劉旭和楊俊的題詞,碑序記錄了湘西解放前夕的社會狀況,另有兩碑亭記錄了剿匪犧牲的革命烈士名錄。永順革命烈士紀念碑為湘西自治州州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1949-1950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觀音巖名勝區位于永順縣城南不二門國家森林公園內,該古廟依山傍水,順地勢壘基而立,木結構,穿斗式,扁椽上直鋪小青瓦,座東朝西,由水府閣、嵩山堂、地藏庵、玉皇閣組成,廟以正殿后天然石柱的形狀與古佛相似而得名,現為永順縣城的重要佛教場所,香火極旺。觀音巖名勝區為湘西自治州州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清代類別: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