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區長庚街道由原武陵區護城鄉人民政府更名, 2014年8月武陵區區劃調整撤銷原護城鄉,設立武陵區長庚街道。長庚街道位于常德市城市西部,東與白馬湖街道毗鄰,南抵芙蓉街道,西同河洑鎮接壤。轄區范圍內有常德煙機、常德高職院、市戒毒所、市康復醫院、四一三隊、市工藝美術學校、市第十三中學、金丹小學等駐片單位16家,居民生活小區、安置小區共23個。柳葉大道、洞庭大道、桃花源路、紫菱路等城市主要干道貫穿其中。轄廖橋、熊家臺、仙源、高車4個社區和聚寶、青林、楊橋3個建制村,街道辦事處駐廖橋社區。總面積8.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100畝,共64個村居民小組,9693戶,轄區人口30422人。
2014年我街道圍繞“領跑新常德、建設新武陵”的工作目標,緊扣“站在新起點、迎接新挑戰、創造新業績、建設新街道”的工作主線,著力提升街道產業品質、環境品質、生活品質、服務品質和隊伍品質。榮獲“市經濟普查先進集體、市計生工作紅旗單位、基層武裝工作市先進單位、全區績效評估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開創了建設“富裕、和諧、文明、幸福”新長庚的嶄新局面。
圍繞精致精美,環境品質有效提升。發揮文明創建主陣地,主力軍作用,按照“路掃尾,水改攻堅,棚改推進,四化出彩”的要求,完成了小街小巷的改造任務和新河水系改造等實事工程,全面完成鹽欣地塊、新金丹路等市重點項目的征地拆遷,確保違法建筑零增長。組建專業隊伍持續開展“清潔城市”行動,全面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城市面貌整潔有序。
圍繞宜居宜業,生活品質有效提升。加大民生事業投入,年發放各類補助、救助、低保金120多萬元。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98%,基本養老保險補貼覆蓋率84%。開展“陽光計生”行動,惠及廣大群眾。縱深推進“平安創建”活動,推行網格化管理,組建義務巡邏隊,自籌資金購買安裝監控探頭28個,確保轄區安定有序。舉辦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群眾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圍繞做實做細,服務品牌有效提升。落實黨政班子成員聯項目、聯村居制度,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中的作用,涌現了“義務巡邏隊”,“學雷鋒三關愛志愿服務崗”等一大批服務工作品牌。開展完美社區“3+N”治理模式,按照“一站一園一場七室”的標準率先建成高車社區,成為全市完美社區中的亮點。
圍繞創新創優,隊伍品質有效提升。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九項規定,市委十項規定,嚴格按照黨政機關公務用房標準控制機關領導干部辦公用房,大力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光榮傳統,“三公經費支出”在去年的基礎上下降30%。建立健全機關內部管理制度和全體干部績效考核機制,建成一支作風務實,敢闖趕敢干,廉潔高效的干部隊伍,被省政府授予“人民滿意公務員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