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字鎮,相傳三國時,蜀丞相蔣琬家族集居于此,亦農亦商,儼然街市,故名蔣市,是縣內最早的墟場之一。位于雙峰縣境東部,涓水源頭,東界湘潭縣、南靠本縣荷葉鎮、西連沙塘鄉、北毗湘鄉市,總面積79.7平方公里,現轄36個村、1個居委會,339個村民小組。有水田1444公頃,旱土205公頃,水域382公頃,山地4217公頃,總人口33911人。
井字鎮境內群山逶迤,地勢險要,東部銅梁大山為雙峰縣與湘潭縣天然分界線,主峰靈應峰屬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海拔755.1米,為縣內第二高峰;西北有白石峰和黃巢山,兩峰夾峙,縣道梓荷公路經黃巢山關隘穿過,是湘中湘西通往南岳的咽喉,黃巢起義軍曾憑天險屯兵于此。境內林木、礦藏資源豐富,農副產品產銷量大。
建鎮以來,井字鎮黨委、政府圍繞""立足本鎮、種養起家、工農聯動、依法治鎮、科技興鎮""的工作思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基礎設施為重點,以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為目標,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農業邁出大步。10年投入水利建設資金1050萬元,修建高標準渠道15公里,整修山塘2662口,維修水庫、河壩、電排38處,保障了農業旱澇保收。近4年來,對增峰、喬木等16個省、市、縣級貧困村實行開發扶貧,開發建成了千畝藥材基地、萬只草食動物基地,經果林、油茶林、鮮魚、瘦肉型豬、優質稻、蔬菜、豐產楠竹林等基地均已初成規模。
工業不斷壯大。全鎮現有個體、股份制企業580家,企業總產值1.6億元。其中機篩、皮件、花崗巖裝飾板材成為地方拳頭產品,特別是白碧機篩廠和汽車皮件廠產銷兩旺,產品暢銷全國各地。
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重大突破。井字小城鎮改造了老街,配套了城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程控電話裝機容量達1500門,村電話開通率超過80%,電視差轉臺覆蓋全鎮,完成了""三五""變電站增容改造,新增變壓器5臺。1996年開始,全鎮干群齊上陣,拓寬改造了梓荷公路井字段,同時投入資金320萬元,修建村級公路72.8公里,使散布在山坡山溝的村子都通了公路。
各項事業同步發展。計劃生育率達98%,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o;財稅工作跨人了全縣先進行列;教育實現了""雙基""達標,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初級衛生保健工作通過驗收;文化事業不斷發展,被譽為""民樂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