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坪鄉位于石門縣西北邊陲,距縣城117公里,東與所街、雁池鄉交界,西與湖北鶴峰縣接壤,南與磨市、桑植西蓮鄉毗鄰,北與南北鎮、壺瓶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相鄰,總面積209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共有人口15132人,其中農業人口15061人,全鄉耕地面積15860畝,退耕還林面積7789.3畝,封山育林面積200000畝,森林覆蓋率達74.1%。 2006年,全鄉可完成國內生產總值8000萬元以上,較去年增長12%以上,人均純收入可達到2700元,比去年增長300多元,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00多萬元。
今年以來,羅坪鄉黨委、政府牢牢把握新農村建設機遇,始終突出“生態、和諧、發展”的主題,牢牢把握“產業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農民素質教育”等工作重點,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方法,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效果。
一、農業產業化建設特色明顯
始終以“保護生態,發展綠色產業”作為農業產業化建設的根本思路,制定了特色村建設規劃。啟動了大帽尖等一批煙葉產業村、大龍坪等一批茶葉產業村、重慶峪等一批楠竹產業村的建設工作,基本上實現了每個村一個主導產業的格局。今年來,已新擴茶葉1500畝,使全鄉茶葉面積達到了1.3萬畝,煙葉穩定在2500畝左右。同時在保護生態上,加大了林業秩序整頓力度,采取以沒收木材為主要手段,從源頭抓起的辦法,正在探索建立以一種“以鄉政府為核心,以村級組織為基礎,以林業采伐許可證辦理、管理為紐帶,以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和林業執法部門為后盾”的林業管理機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基本杜絕了濫砍亂伐行為。
二、基礎建設力度很大
一是鄉村公路“通暢”“通達”工程進展順利。安溪至栗子坪村9.8公里鄉道、栗子坪村1.1公里村道、寨埡村0.8公里村道已全面啟動建設,總投資達到300多萬元;完成了柏枝峪、寨埡兩個無路村5公里的通村公路建設;新修村組公路14公里;新修橋梁2座。二是村鎮建設規范有序。啟動了以垃圾處理為突破口的 “三清五改”活動,鄉財政投入4萬多元修建了一座標準較高的垃圾處理場,建了5個垃圾中轉堆放池,添置了一臺垃圾運輸專用車、10個垃圾桶,明確了專門的保潔員,對集鎮垃圾處理形成了每天定時清掃、運輸的長效保潔機制,確實達到了垃圾無害化處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