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時期,衡山縣設崇岳、紫蓋、義城、武陽、永平、興樂6個鄉。
洪武十一年(1378年),下編32都1坊。
洪武十四年(1381年),縮編為16都1坊,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知縣李長祚將6鄉16都1坊改編成朝、宗、于、海等17字,期間南岳區的南岳鎮屬紫蓋鄉七都、海字區域。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撤字建區屬衡山縣第一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7月,廢區,實行鄉、縣兩級自治制,衡山縣設義安、南岳2個鎮和55個鄉。
1956年,南岳鎮為衡山縣3個縣轄鎮(城關、南岳、石灣)之一。
1958年,建南岳人民公社,1960年4月,南岳人民公社劃分為南岳公社和南岳鎮,屬南岳管理局和衡山縣雙重領導。
1983年,政社分設,南岳公社建南岳鄉。
1984年8月,設立南岳區南岳鄉、南岳鎮及后山10村從衡山縣成建制析出。
1985年3月,設南岳鎮。
1987年1月,南岳鄉并入南岳鎮。
2010年,白龍村更名南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