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街道古名“茶陵鎮”,形成于唐朝,南宋迄今為茶陵縣治,因內有古城、外有雄關而得名。宋代鑄“南浦鐵犀”,又稱“犀城”,1932年稱“首善鎮”,1955年更名為“城關鎮”,1958年并入“東方人民公社”,1959年成立“城關人民公社”,1982年又恢復為“城關鎮”。2013年12月設立“云陽街道辦事處”。
云陽街道是茶陵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總面積40.37平方公里(含云陽林場24.4平方公里),轄洣水、交通、炎帝、臘園、金山、云盤、前農、濱江6個居民委員會,光輝、東山壩2個村民委員會。全街道共有32782戶76638人,流動人口3萬人,共約11萬人口。
云陽街道交通優勢顯著,名勝古跡眾多,經濟實力強勁。106國道、320省道、衡炎、岳汝、泉南高速公路及衡茶吉、醴茶鐵路均交匯于此;云陽國家森林公園、南宋古城、工農兵政府舊址、洣江書院等名勝古跡座落境內;云陽街道始終圍繞建設“衛生、實力、平安、幸福”云陽目標,著力推行“12340”黨建工作法,全面實施各項惠民舉措,在挑戰中搶抓機遇,在創新中破解難題,為打造茶陵發展升級版而努力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