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歷年間,鄖縣在張灣區境內建置花果村、黃龍村、舒家店、土門村、小嶺鎮等部分村鎮。
界牌社區居委會地域屬花果村。
清嘉慶年間,鄖縣設東、南、西、北4鄉19里109保。
界牌社區居委會域屬鄖縣南鄉十堰保。
清同治年間,鄖縣設115保。
界牌社區居委會仍屬鄖縣南鄉十堰保。
民國11年(1922年)鄖縣設7個區,其中六區駐黃龍,七區駐十堰。
界牌社區居委會域屬十堰區。
民國29年(1940年),鄖縣設黃龍指導區,轄十堰鄉、黃龍等12鄉。
界牌社區居委會地域屬十堰鄉。
民國35年(1946年)9月20日,中共均鄖房中心縣委抽調一批干部以工作組名義。
在轄區開創建區、鄉政權工作。
10月,鄂西北軍區三分區派陶陽、李俊等人在花果成立花果鄉民主政府。
界牌社區居委會地域屬花果鄉。
民國37年(1948年)4月10日(農歷3月2日),在今年車城路街道境內大嶺溝口莫達上家建立十堰區公所時,界牌地域名為紅廟村屬十堰區公所。
1950年,鄖陽縣社區建鄉。
紅廟村隸屬十堰區紅廟鄉管轄。
1956年,在實行農業合作化時,合并鄉鎮。
紅廟村仍屬十堰區紅廟鄉管轄。
1958年9月,在實行人民公社時,十堰區改為十堰公社,原區管鄉改為管理區。
行政村(合作社)改稱為生產大隊。
紅廟村更名為紅廟大隊。
1961年,在貫徹《六十條》時,將十堰(五星)人民公社和白浪(英雄)人民公社合并建十堰區。
同時,將管理區改為人民公社,紅廟大隊屬十堰區紅廟公社。
1966年紅廟大隊更名為紅衛大隊。
1971年1月,十堰市撤區并社時,撤銷紅廟(紅衛)公社。
紅衛大隊隸屬十堰市公社。
1981年,紅衛大隊更名為界牌大隊。
1984年5月,十堰市建立張灣、花果等區,撤銷人民公社體制。
將十堰市張灣街道更名為張灣區車城路街道。
界牌大隊地域屬張灣區車城路街道。
同年9月,界牌大隊更名為老家溝村。
1986年8月,張灣區8月,張灣區將張灣區車城路街道分設為張灣區車城路街道和張灣區紅衛街道,老家溝隸屬張灣區紅衛街道管轄。
1988年11月,撤銷老家溝村,整體轉為城市居民與二汽水廠家屬區合并,設界牌埡居委會,隸屬紅衛街道管轄。
2001年4月,更名為界牌社區居民委員會,隸屬關系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