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隸屬咸寧縣長樂鄉九都。
民國時期,上肖、中肖、下肖、譚家、董家、方家6個村莊,下譚、王家莊、長莊、下戴、大塘塍、上戴、下石、甘杰(又名對門甘)、黃志誠、董茶治、董河圖11個村莊,嶺背董、張傘、老屋黃、背底甘(又名甘家)、胡家、李白、余善里、六房董、晏家9個村莊,均隸屬咸寧縣忠良鄉(駐汀泗橋東街)長壽保(駐大屋董)。
同年6月,上肖等6個村莊、下譚等11個村莊、嶺背董等9個村莊,均隸屬咸寧縣汀泗區(駐汀泗橋東街)長壽保。
1950年,上肖等6個村莊隸屬三肖村(駐中肖)。
下譚等11個村莊,嶺背董等9個村莊,均隸屬長壽村(駐董河圖)。
1951年1月,汀泗區改稱二區(駐汀泗橋東街)。
同年4月,改村為鄉(小鄉)。
上肖等6個村莊,下譚等11個村莊,嶺背董等9個村莊,均隸屬長壽鄉(小鄉,駐大屋董)。
同年5月,成立農業生產互助組。
1953年,上肖等6個村莊,下譚等11個村莊,嶺背董等9個村莊,均隸屬長安鄉(駐洞口涂家)與長壽鄉(駐大屋董)合并的長壽鄉(駐大屋董)。
不久,長壽鄉改稱長豐鄉(駐大屋董)。
1954年初,黃河圖、王家莊、胡家、大屋董的少數住戶遷入長壽畈中間,組成中心隊居民點,人員仍分別隸屬遷出地。
上肖等6個村莊組成燈塔二初級社(駐中肖),下譚等11個村莊、嶺背董等9個村莊組成燈塔一初級社(駐中心隊)。
1956年1月,燈塔一初級社升格為燈塔一高級社(駐中心隊),燈塔二初級社升格為燈塔二高級社(駐中肖)。
2個初級社隸屬汀泗鄉(大鄉,駐彭碑張)。
同年6月,燈塔一、燈塔二2個高級社隸屬汀泗農村生產指導組(區級,駐汀泗橋西街)汀泗管理區(駐彭碑張)。
1957年9月,燈塔一、燈塔二2個高級社隸屬一區(駐汀泗橋西街)汀泗鄉(駐彭碑張)。
1958年9月,高級社改稱大隊,燈塔一高級社改稱燈塔一大隊,燈塔二高級社改稱燈塔二大隊。
2個大隊隸屬汀泗橋公社(區級,駐汀泗橋西街)彭碑管理鄉。
1961年4月,燈塔一大隊分為長安、長壽2個大隊。
長安大隊駐大屋黃,轄嶺背董等9個村莊。
長壽大隊駐董茶治,轄下譚等11個村莊。
燈塔二大隊改稱燈塔大隊(駐中肖)。
長安、長壽、燈塔3個大隊隸屬汀泗區彭碑公社(駐彭碑張家)。
1963年,長壽大隊在黃皮垴山腳下創立大隊林場,建立了居民點。
1966年3月,長安、長壽2個大隊合并為新建大隊(駐中心隊)。
1967年3月,新建大隊改稱長虹大隊(駐中心隊)。
1975年3月,長虹、燈塔兩大隊撤銷區建制的汀泗橋公社。
1981年5月,長虹大隊改稱長壽大隊,燈塔大隊改稱三肖大隊。
1984年1月,長壽大隊隸屬向陽湖區(駐鐵鋪垴)朱家灣鄉,三肖村隸屬汀泗區汀泗鄉(駐豬血鋪)。
1985年9月,三肖大隊改稱三肖村,隸屬汀泗區改稱的汀泗橋鎮(區級)下轄的汀泗鄉與汀泗橋鎮合并的汀泗鄉。
長壽大隊改稱長壽村,仍隸屬向陽湖區朱家灣鄉。
村下轄村民小組。
1987年9月,長壽、三肖2個村隸屬撤銷區建制的汀泗橋鎮。
2005年,長壽、三肖2個村合并為長壽村。
隸屬汀泗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