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漢江遙堤潰口后,屈家嶺管理區所在地區變成了茫茫百余里的荒野地帶。
1953年2月20日,湖北省委書記、省政府主席李先念親臨荒原,在司馬河邊潘家臺西北(現何集辦事處馬檔橋西南)的荒原上揮鍬開荒,舉行了農場奠基禮。
1952年11月農場籌建,農場名為“國營沙洋機械農場”。
1953年10月,改名為“國營五三機械農場”。
1956年,定名為“湖北省國營五三農場”。
1958年,五三農場改為”京山縣五三人民公社“,1959年恢復農場建制,成立農場管理處。
1985-1995年,副縣級以上干部由荊州地委任命,業務由省國營農場農工商聯合總公司管理。
1992年7月,根據荊州地區行政公署的定義,五三農場為一個政企合一的單位,屬縣級規格,行使部分政府職能的正縣級省屬國營農場。
1995-1997年,副縣級以上干部由荊沙市委任命,后改由荊州市委任命,業務屬省國營農場農工商聯合總公司管理。
1983年開始,在實行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基礎上率先開始興辦職工“家庭農場”,實行“大農場套小農場”的雙層經營體制,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
20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體制等方面原因,五三農場和其他國有農場一樣,債務沉重,運行困難,陷入了發展困境。
2001年10月,五三農場由荊門市屬地管理,并設立屈家嶺管理區。
2007年3月,屈家嶺管理區(五三農場)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農墾系統百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之一。
2010年5月,屈家嶺開始起步建設“中國農谷”,確立了“重工精農興旅游,富民強區創一流”的發展思路,強力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