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嶺村位于黃梅縣城東北6.5公里,距獨山鎮政府1公里,屬低山丘陵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北倚筆架山,南望源感湖。全村總面積5.78平方公里,轄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143人,0員61名,人均純收入4500元。2008年村集體純收入突破1000萬元,以工業經濟、農業經濟和打工經濟為主。
高嶺村雖屬丘陵地帶,土地貧瘠,但村民民風淳樸,刻苦耐勞。改革開放之后,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村兩委團結全村村民經過了以開發農業穩定陣地,以打工經濟積累資金,以發展工業促進騰飛的幾個階段,高嶺村走出了一條穩健發展的道路。
進入新世紀,高嶺村人帶著先進的管理經驗,挾著用汗水凝成的原始積累資本在這片出生成長的地方,利用高嶺村豐富的礦產資源掀起了一股工業開發的浪潮,從鐵礦石開采、精選,到冶煉,形成一系列綜合利用本地資源的產業鏈,高嶺村經濟在七、八年間產生了質的飛躍,村集體收入從世紀初的幾十萬元增長到二OO八年突破一千萬元。多次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縣“經濟十強村”。
2009年,通過深入學習發展觀,村民認識到科學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村兩委通過認真考察和調研,決定從三個方面來實踐科學發展觀,一是展開新農村建設,全面規劃了高嶺村的發展藍圖,硬化了村內道路,總長超過10公里,投資200萬元;二是實現工業轉型,由嚴重依賴資源的礦山開發,轉向多方面發展工業,村集體組建了金嶺新型節能瓦廠,投資800萬元,年產值將達到1800萬元,招商引資500萬元籌建了高鑫汽配材料廠,與原有的榮興公貿公司、礦渣精選廠、碎石廠連成一片,初具工業區模型;三是開展新農村試點區建設,已有二十余戶村民進入試點區建房。
高嶺村長期規劃是改造村民居住環境,繼續抓好村內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農業高產作物,以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建成千畝大棚蔬菜基地;逐步實現全村村民進入新農村規劃區居住。
展望未來,高嶺村將會呈現出具有科技工業、科學農業、規范鄉村的良好格局,是新世紀的社會主義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