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河早在堯子丹朱住堯子埡時,就有了人類在此活動。
后因戰亂或瘟疫人員大幅減少,土地荒蕪;明朝洪武年間(1377)大量遷民來到此地居住,墾荒改田在河上砌石扎堰,引水進村而得名;明宏治二年(1489年),歸北鄉白鶴觀團包家河保管轄。
清光緒七年(1881年)堰河屬東北路包家河塘管轄;民國20年(1931年)賀龍紅軍來房開辟蘇維埃革命根據地,堰河歸黃楊區白窩鄉轄;1949年房縣解放后,堰河劃歸兩河區黃楊樹鄉政府管轄;1958年歸兩河區(即五區)黃堰鄉所轄;1958年公社化時,隸屬于通省公社,取名堰河大隊;1961年隸屬于通省區黃堰公社轄;1975年撤區并社后黃堰鄉合并為通省公社,堰河大隊名稱未變;1984年設區建鄉堰河大隊合并到白窩鄉,改名為堰河村民委員會;2000年將立石寺村(原來也歸通省管轄)并入堰河村,歸白窩鄉轄;2005年白窩改為白鶴鄉;2010年白鶴鄉改為白鶴鎮,歸白鶴鎮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