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歷年間(1573-1620),四十四年至天啟元年(清天命年間1616-1626)常德、麻洋等地因發洪災,先后有郜、康、趙、楊、劉、焦等姓人因各地易發水災無法居住,遷居至此。
清朝晚期屬恩施縣市廓里八甲。
民國初襲里甲制;民國十六年(1927),屬恩施縣芭蕉區大集聯保第十四(黃土堡)保;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第三南鄉區(芭蕉)盛安鄉第八(黃土堡)保;民國二十九年(1940),裁區建鄉,屬吉安鄉第十四(黃土堡)保。
1950年,屬桅桿堡區吉安鄉;1953年,屬十四區(大集區)老馬坪、黃土堡鄉。
1958年,屬光輝人民公社,為關口管理區(駐地關口),下轄高峰、高潮2個大隊;1961年屬大集區,為關口公社,下轄高峰、高潮2個大隊;1968年,屬大集區革命委員會,為關口公社革委員會,下轄高峰、高潮2個大隊;1975年,屬大集(盛家)公社,為關口管理區,下轄高峰、高潮、光榮、綠化4個大隊;1981年,屬盛家公社,為關口管理區,下轄高峰、高潮、光榮、綠化4個大隊。
1984年,屬盛家壩區,為麻茶溝鄉,下轄方家坪、何家坪、壩竹園、龍塘溝4個村;1997年,屬盛家壩鄉,為關口管理區,下轄方家坪、何家坪、壩竹園、龍塘溝4個村。
2002年,撤管理區設大村,屬盛家壩鄉,將方家坪、何家坪、壩竹園、龍塘溝合并為麻茶溝村,下轄方家坪、何家坪、壩竹園、龍塘溝、柏枝溪5個小組。
2014年,村支兩委換屆選舉將原5個小組劃分為14個小組,下轄方家坪、鐵廠槽、麻茶溝、龍塘溝、坎板溝、小泗溝、壩竹園、核桃園、張家坪、柏枝溪、三鉆巖、何家坪、上壩、場里。
2019年撤鄉設鎮,為麻茶溝村,屬盛家壩鎮,下轄方家坪、鐵廠槽、麻茶溝、龍塘溝、坎板溝、小泗溝、壩竹園、核桃園、張家坪、柏枝溪、三鉆巖、何家坪、上壩、場里14個村民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