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就有雷公廟記載,晚清時期,全縣分64會,雷公鎮屬“雷公廟會”。
民國時期屬碧山鄉(西六鄉)。
新中國成立后為第四區,轄六合、大橋、雙河、汝南、三中、祖師、河水、毛河、長安、恒劉、唐僧、北橋、觀音、三合、楊威、望河、曹畈、雷公、同興、王店20個鄉。
1956年3月區鄉調整,第四區轄六合、雷公、王店、毛河、天然、木梓、河水7鄉。
1958年9月為英雄人民公社,轄雷公、六合、王店、毛河、河水5鄉60個農村合作社。
1966年9月雷公鄉更名為建新區。
1975年2月撤區并社,雷公區更名為雷公人民公社,轄羅廟、白兆、六合管理區。
1984年1月復置區、鄉、村,雷公區公社轄1鎮2鄉33個村。
雷公鎮轄云嶺、王祠、望河、白兆、萬福、曹畈、許棚、新橋、大安、九峰10個村;羅廟鄉轄彭橋、姚河、觀音、曹崗、柳林、橫沖、羅廟、陡坡、白合9個村;六合鄉轄王畈、王臺、張畈、雙河店、六合、趙垱、魏橋、馬廟、長沖、湯陽、柏橋、祖寺、廟崗、長安14個村。
1987年10月撤區并鄉,雷公鎮由原雷公鎮、羅廟鄉并成(原六合鄉境分出成立雙河鎮)。
2001年4月撤銷雙河鎮、整體并入雷公鎮。
現雷公鎮轄33個村民委員會和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